血管活性肽前体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初步研究.pdf

血管活性肽前体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初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血管活性肽前体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发病 率高,且易发展为重症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重症感 染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和多样性使得早期诊断成为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本研究 旨在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清中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心房尿钠肽前体、血管内皮素前 体和血管加压素前体的水平,探讨血管活性肽前体1.在新生儿血清中的水平及其 与感染、胎龄、出生体重和日龄的相关性;2.在新生儿重症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3.与新生儿感染危重度及预后的关系。 中早产儿169例,足月儿187例。除外严重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和重度窒 息的患儿。根据是否感染和感染程度分为三组,其中非感染组160例,普通感染 组114例,重症感染组82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重症感染患儿再分为危重组 和非危重组。感染组患儿在发生感染48小时内采集外周血lmL,非感染患儿在 住院期间采集外周血lmL,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定量法测定血清中四种血管活 性肽前体的水平;并收集其它临床资料,包括出生体重、胎龄、日龄、血常规、 C.反应蛋白(CI冲)、前降钙素(PCT)、血培养、胸片、脑脊液检查(常规、生 化、培养),以及治疗经过和预后等。数据应用SAS和state卫生统计软件进行 分析。 结果:1、新生儿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上述血管活性肽水平。经多重线性回 归分析发现,在感染、胎龄、出生体重和日龄中,感染是影响pro-ADM、pro.ANP 和pro.ET水平变化的独立因素,且血管活性肽水平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对新生儿感染均有较好的诊断效率,CRP特异度虽高,但敏感度仅23.47%,结 合ROC曲线下面积,以pro.ET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5% 新生儿重症感染均有较好的诊断效率,CRP特异度虽高,但敏感度仅42.68%,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结合ROC曲线下面积,以pro-ADM的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1.95%,特异 (1680.93+_712.88p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1 要影响因素,新生儿感染与eopepfin无显著相关性;血清pro.ET对诊断新生儿 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其诊断效率优于CRP:血清pro-ADM对诊断新生 儿重症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其诊断效率优于pro.ET、pro.ANP和CRP: 血清pro-ADM水平有助于判断新生儿感染危重程度,pro.ANP水平升高提示预 后不良。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诊断;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心房尿钠肽前体;血 管内皮素前体;血管加压素前体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ofPro-Vasoactive Preliminary Study Peptide forinNeonatewithSeverelnf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Thelow of the andthe immunityneonate,particularlypremature in lowbirth the incidenceofinfection.Theinfection infant,results very weight high tendto in continuetobe besevere causeof newborn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