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gA616UQ,[p(uuJ)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 年学术年会论文(光伏)
PIN型非晶硅a-Si:H太阳电池短波光谱响应的研究
王 利 张晓丹 赵 颖 刘伯飞 杨素素 魏长春 孙 建 张德坤 耿新华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1)
wenhairen@163.com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试短波光子在光损耗层(P层,PI-buffer层)的吸收损失的
方法,从而弥补了量子效率测试无法将吸收损失和输运损失分开的不足。对不同P层厚度和
PI-buffer厚度对短波光子的吸收实验结果显示,P层厚度在10nm左右时对短波光子吸收较
明显,而PI-buffer层则不仅引起短波光子吸收损失严重,而且影响的波段的范围更广
关键词 吸收损失;挡光片;P层,PI-buffer层吸收;
1 引言 PI-buffer层自身的光吸收)和输出损失(光
宽带隙非晶硅a-Si:H通常被用于叠层电 生载流子在PI界面和P层因材料缺陷引起
[1-2]
池的顶电池 ,主要的光谱响应波段为 的复合,或电场畸变造成的收集不足),而
300nm-600nm,而500nm-600nm区域为顶电 QE曲线难以将两者区分开来。
池和中间电池的竞争区域,为了获得较高的
匹配电流,应避免顶电池过多的挤占中间电
池的光谱响应波段。因此,用于顶电池的非
晶硅电池如何充分利用短波段(300nm -
500nm)的光谱便显得十分重要。对于 PIN
型非晶硅电池,光线在到达有源层被有效吸
收之前会历经玻璃、TCO、P层、PI-buffer
层这些光损耗层,这些光损耗层对光线的吸
[3] 图1 典型的TCO透过及PIN型非晶硅量子效率曲线
收难以对电池的输出有所贡献 。因此,研
究光线在这些层因吸收而造成的光损失对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表征光损耗层的
非晶硅电池器件结构的优化意义重大。现阶 吸收损失手段(具体介绍见测试部分),定
段 , 通 常 采 用 量 子 效 率 ( quantum 量研究了不同P层,PI-buffer层厚度在短
efficiency,简记为QE)来表征太阳电池对 波段的光吸收损失,另外对i层厚度对短波
太阳光谱的利用。图1绘制了glass/TCO的 光谱的响应做了部分研究。
积分透过曲线和非晶硅太阳电池的QE曲线,
有图可以观察到在短波区,相对TCO的光谱 2 实验过程及测试手段
透过率,QE测试显示短波段光子的损失较为
严重。这些损失可以分为吸收损失(P层, 2.1 实验过程
P层材料采用以SiH、H、TMB、CH 为源 得到。
4 2 4
气体制备而成的P:a-SiC:H。通过控制沉积
时间来获得不同厚度的P层。PI-buffer层
则是在P层制备结束后控制TMB、CH 的关闭4
^^g^616ual|J(u山)
连续沉积而成,通过控制TMB和CH 先后关4
闭的时间间隔获得不同厚度的 PI-buffer
层。
200 000 100 800
寸00寸20 200 e20 120900820 a20
2.2 测试手段
我们采用一种新型的测试光损耗层对光
子吸收损失的方法,示意图见图2。将不同
厚度的P层和P/PI-buffer层用作已选取的
图3 以P层和PI-buff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Th)%2f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方法在造山带隆升-剥蚀过程研究中的应用.pdf
- 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剩余强度研究.pdf
- 2-甲基-2,5-二氧-1,2-氧磷杂环戊烷阻燃%2f固化环氧树脂研究初探.pdf
- 4%2c4-二羧基-2%2c2%27-联吡啶铁络合物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pdf
- 5‰氯化钠水体中日本锦鲤幼鱼对三种药物的敏感性研究.pdf
- “金魁”猕猴桃结果习性研究.pdf
- 19世纪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和研究的历史回顾.pdf
- 60Coγ射线对龙牧803处理后M4代与Beza87杂花苜蓿杂交的研究.pdf
- 670t%2fh锅炉烟煤改烧褐煤的试验与研究.pdf
- 1912年—1949年中国科技界体制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