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6章 食品调味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 食品调味剂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熟悉食品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种类; 2.掌握食品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主要特性及使用中注意的问题,了解其发展状况。 概述 味是指食物进入口腔咀嚼时或者饮用时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 通常将味分为酸、甜、苦、辣、咸、鲜、涩七味,这7种味中,酸、甜、苦、咸、鲜是独立的味道,在舌头的味觉神经中有专门的传递路线,是主要的味,而辣味和涩味被认为是一种物理的刺激作用,不算独立的基本味道,其他味道也都是复合味道。 食物的气味和口味的关系非常密切,气味能用鼻嗅到,在口腔中咀嚼时也能感觉到,前者称为香气,后者叫做香味,两者统称为风味(flavor)。 常用风味如何的感官评定来判断食品的调味质量。 食品中各种风味都是一定物质的信号,依据这些知识和人们的嗜好进行食品调味剂的合理利用和调配,就可以使食品的风味独特,丰富多彩,达到最佳目的。 咸味在食品加工中的用量最多,使用也最简单,常用精制食盐和加碘食盐直接加入食品中。 盐的适口质量分数为0.8%-1.2%,每人每天食盐摄人量以6-9g为宜,夏季多用,冬季少用。 辣味是用新鲜的和干的辣椒(辣味浓烈)为原料,直接添加食品中,添加量因人们嗜好,不同食品及不同加工目的(如去腥、消除异味、祛寒及提高食欲等)而有较大的差异。 此外,辣根、芥末和胡椒等也有强烈的辛辣味。 苦味在调味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少天然食物就带有苦味物质,如咖啡、可可、茶叶、苦瓜、陈皮、啤酒花等等。如果苦味调配适当,能起到丰富和改善食品风味的作用。 常用的苦昧物质主要有4类: ①生物碱类:如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存在于巧克力、可可及茶叶制品中,也可加入某些饮料中; ②苷类:如橙皮苷、柚皮苷等,存在于柑橘类制品及果汁、饮料中; ③酮类:如绿草酮和蛇麻酮,存在于酒花、啤酒中使啤酒有独特的风味; ④肽类: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等的肽都有苦味,所以一些有苦味的天然食物含有较多的氨基酸。 涩味如未成熟的柿子及山楂等含有较多的单宁物质,给人以不愉快的涩味。 在食品加工中也有用涩味物质调配食品的,例如当酸味剂中加入少量苦涩味物质(如磷酸和盐酸等),则酸味得到增强;混合微量苦涩味物质的甜味剂,则甜味更浓郁。 酸味剂、甜味剂和鲜味剂则是食品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食品调味剂。 1 食品酸味剂 酸味剂能赋予食品酸味,给人爽快的感觉,可增进食欲,有助于纤维素和钙、磷等物质的溶解,促进入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抑菌作用。 酸味是味蕾受到H+刺激的一种感觉。 酸味剂的阈值与pH值的关系是:无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值3.4-3.5之间,有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值3.7-4.9之间。 大多数食品的pH值在5-6.5之间,呈弱酸性,但无酸味感觉,若pH值在3.0以下,酸味感强,难以适口。 此外,酸味感的时间长短并不与pH值成正比,解离速度慢的酸味维持时间久,解离速度快的酸味剂的味觉会很快消失。 酸味剂解离出H+后的阴离子,也影响酸味。在相同的pH值下酸味强度不同,其顺序为:乙酸>甲酸>乳酸>草酸>盐酸。 相同浓度下的相对酸味强度:柠檬酸100,酒石酸120-130,磷酸200-230,延胡索酸263,L-抗坏血酸50。 酸味剂分子根据羟基、羧基、氨基的有无,数目的多少,在分子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的酸味。 目前在食品中常用的酸味剂有以下几种:磷酸、柠檬酸、乳酸、酒石酸、偏酒石酸、苹果酸、延胡索酸、抗坏血酸、葡萄糖酸、乙酸及琥珀酸。 按其口感(愉快感)的不同可分成: ①令人愉快的酸味剂,如柠檬酸、抗坏血酸、葡萄糖酸和L-苹果酸; ②伴有苦味的酸味剂,如DL-苹果酸; ③伴有涩味的酸味剂,如磷酸、乳酸、酒石酸、偏洒石酸、延胡索酸; ④有刺激性气味的酸味剂,如乙酸; ⑤有鲜味的酸味剂,如谷氨酸。 在使用中,酸味剂与其他调味剂的作用是: 酸味剂与甜味剂之间有拮抗作用。两者易相互抵消,故食品加工中需要控制一定的糖酸比。 酸味与苦味、咸味一般无拮抗作用。 酸味剂与涩味物质混合,会使酸味增强。 酸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如下: (1)可用于调节食品体系的酸碱性: 如在凝胶、干酪、果冻、软糖、果酱等产品中,为了取得产品的最佳性状和韧度,必须正确调整pH值,果胶的凝胶、干酪的凝固尤其如此。 酸味剂降低了体系的pH值,可以抑制许多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抑制不良的发酵过程;并有助于提高酸型防腐剂的防腐效果;减少食品高温杀菌温度和时间,从而减少高温对食品结构与风味的不良影响。 (2)可用做香味辅助剂: 酸味剂广泛应用于调香。许多酸味剂都构成特定的香味,如酒石酸可以辅助葡萄的香味,磷酸可以辅助可乐饮料的香味,苹果酸可辅助许多水果和果酱的香味。酸味剂能平衡风味、修饰蔗糖或甜味剂的甜味。 (3)可作螯合剂:某些金属离子如Ni、Cr、C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