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高考一搏.ppt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课件 岳麓版必修2高考一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权威资料!

在华北一个偏僻的农村,贫苦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与青年农民王大春相爱。地主黄世仁见色心动,逼债上门,强令杨白劳把欠他的六斗谷子利上加利,在腊月底前还他二十五元大洋,否则就以女儿抵债。后喜儿逃出黄家,匿身深山丛林,非人的山林生活亦使喜儿变成了一头白发。 材料中的杨白劳为什么要向地主缴纳地租?杨白劳和黄世仁是什么关系? 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 1.列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主要形态。 2.指出井田制的背景和实质,概述其被土地私有制取代的过程。 3.分析土地兼并出现的原因、危害,指出统治者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4.什么是租佃关系?简述其发展历程、特点、影响。 本课第一目“废井田,开阡陌”,讲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过渡,重点交待了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过程。第二目“多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讲战国以来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及其各自在古代演变的情况,重点交待了土地兼并以及由此引发的历朝政策调整问题。第三目“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讲租佃关系的产生、发展,重点讲述了宋代以来的租佃关系逐步发展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以及这种形式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 战国以来一直存在的旧土地制度遗存形态的国有土地所有制形式相对于本课主题属于次要内容。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随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反抗斗争而逐步变化发展,其发展的方向是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依附关系逐步减弱,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社会在不断前进,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 一、废井田,开阡陌 1.井田制的产生 (1)背景: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原始社会的_______________遭到破坏。 (2)性质:是一种以_______为名的_________土地所有制。 (3)内容: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前者实际上为_______占有,后者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_______权,没有_______权。 2.井田制的瓦解 (1)时间:_______时期开始走向崩溃。 (2)原因 ①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直接原因: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______改革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秦国的____________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私有制。 (3)表现:大量“_______”被抛荒;部分“______”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点拨 (1)井田制与今天的土地公有制的区别: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这里的“国有”实际上是各级贵族私有。而今天的土地公有制是一种真正的公有制,这与井田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2)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 1.确立时间: _______时期。 2.形式:主要有_______私有土地、 __________私有土地和_______私有土地。(___________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发展 (1)宋初“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2)明清时期, _____________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私有制发展的后果——土地兼并严重 (1)根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2)危害:严重影响了国家的______________,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3)魏唐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保护自耕农经济。 点拨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 (2)均田制能够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大批无主的荒地。 三、租佃关系 1.含义:地主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取_______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________关系。 2.产生原因:土地兼并的盛行;无地或少地农民的出现。 3.租佃关系的发展历程 (1)产生:早在_________时代,租佃方式就已经产生。 (2)发展:______代已比较普遍;_____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__________形式的重要的经营方式。 (3)进一步发展:_______时期,这与_______增长、人均占有土地少有关,土地出租更加有利可图。 4.特点:佃农向地主缴纳_______;佃农与地主订立契约。 5.影响 (1)消极:佃农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 (2)积极: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______;佃农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围剿公田”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