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8课《阿房宫赋》.docVIP

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课时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8课《阿房宫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语段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4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倚叠:积累 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逦迤:委婉曲折 C.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磷磷:这里形容钉头露出而繁多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独夫:指秦始皇 解析:选B。逦迤:绵延不断,这里指到处都是。 2.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解析:选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 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二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给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三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解析:选C。C项,分析错误,作者在文中对秦的灭亡没有给予同情。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为什么夺取的一星一点都不剩,而使用起来却像用泥沙那样不爱惜? (2)灭亡六国的是六国,不是秦国。灭亡秦朝的是秦朝自己,也不是天下的百姓。(3)后来的人哀伤秦朝的灭亡却不借鉴秦亡的原因,这将使后来的人再为后来的人哀伤。 二、语言运用 5.以“红叶飘零”为主题写一段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红叶飘零的过程,不少于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一枚红叶从树梢向树根探下了身子,悄然下落。她想,冷风萧瑟,我们的母亲——树根该多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女来呵护啊。红叶优美地舒展着身姿,飘过一根根树枝,向姐妹们发出真诚的呼吁,于是,一片片红叶,翻转飘零,纷纷聚拢在母亲的脚下。 6.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句子。 痛苦是一本书,需要认真领悟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善待”它。是痛苦,使我们拥有成熟、沉着和冷静;是痛苦,________________。痛苦,可以锤炼思想;________________;痛苦,更如一剂良药,使我们从“过分的幸福”中清醒…… 答案:使我们脱离幼稚、低俗和肤浅 痛苦,可以激发生命的活力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趋向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昏暗 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谷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