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CdS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DNA损伤研究.pdfVIP

量子点CdS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DNA损伤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l卷 分析化学 (FENXIHUAXUE) 研究报告 第 6期 2013年 6月 Chinese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 805—810 DOI:10.3724/SP.J.1096.2013.20935 量子点 CdS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对 DNA损伤研究 鲁理平 许来慧 康天放 程水源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 摘 要 研制了用于研究DNA损伤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0.1mol/LCdCh和0.02molL/Na2sO (0.1mol/L HC1调节至pH2~3,50oC)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 (cv)在玻碳电极表面原位沉积硫化镉纳米晶,构建了硫 化镉纳米晶修饰的电极界面(CdSQDs/GCE);以半胱氨酸为连接剂 ,利用羧氨键 (一CONH一 )将氨基修饰 的短链 DNA组装到CdS表面(DNAC/dSQDsG/CE)。以H:O 为共反应剂,利用电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全氟 辛烷磺酸对DNA的损伤。结果表明,全氟辛烷磺酸温浴后的双链DNA修饰硫化镉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 介于单链和双链DNA之间,且随着全氟辛烷磺酸浓度的增加,电化学发光信号值变大,同时电化学阻抗曲线 显示全氟辛烷磺酸致电极界面的电子传递性能降低。可以推测,PFOS可能导致DNA链的扭曲或断裂。 关键词 硫化镉量子点 ;电化学发光;DNA损伤;全氟辛烷磺酸 1 引 言 量子点是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磁学、光学、电学、催化和化学传感以 及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量子点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微波 辅助法、模板法、电沉积法等。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量子点,可以通过调控沉积条件控制量子点的粒度大 小。但是在 目前的研究报道中,多采用 ITO玻璃 ¨ 和Pt 等金属作为基底,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具有发 光性能的CdS的研究罕见报道。目前,CdS量子点修饰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主要包括将CdS量子 点制成碳糊电极 j、将已经制备好的水溶性的CdS量子点直接滴涂到电极表面 、通过层层 自组装将 已 经制备好的水溶性的CdS量子点组装到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上 ’和通过核素一亲和素将 CdS量 子点连接到电极表面等方法l。以上这些方法,需要提前制备 CdS量子点,比较复杂。本研究采用电 化学沉积方法在 电极表面修饰 CdS,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程序简单的优点。 DNA存储着生物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遗传信息,因此维护 DNA分子的完整性对细胞功能至关重 要。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因素都经常会导致 DNA分子的损失或改变。DNA损伤主要有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 )和化学因素(如烷基化剂 )。DNA损伤主要采用生物体活体培养和 彗星实验检测_1 J。全氟化合物(PFCs),特别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润滑油、电子产品以 及泡沫灭火器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已成为广泛 关注的全球性污染物 ¨M。由于PFCs中的高能碳氟键具有强极性,能够抵御强的水解、光照降解、微 生物代谢和降解作用,从而使全氟化合物污染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_l 。研究表明,全氟化合物 通过呼吸道吸人和饮用水、食物的摄人等方式进入生物体,很难被排出,其最终富集于人体、生物体中的 血、肝脏、肾脏和脑中 卜 。目前,PFOS的毒性机理还不清楚,也鲜有基于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_2。 本实验利用电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PFOS对DNA损伤。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 (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光电倍增管(H9306-03,日本滨松公司),电阻值 2012-09—17收稿;2012—12-.26接受 本文系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No、北京市科技新星 (No.2010B009)、北京市教委面上 (No.KM201010005014)、北京市 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No.PH及北京市创新~llgk/(No.PHR201007105)项目资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