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 Thinking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based on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cultivat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6卷第12期 农业工程学报 Vbl.26No.12
2010盆12月 TransactionsoftheCSAE Dec.20】0
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
杨贵羽,汪林,王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摘要:粮食安全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该文基于影响粮食生产的两
大刚性约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在系统阐述中国农业水土资源状况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基础E,提出保障中国粮
食安全应遵循“寓粮于源、保粮千墒”的基本策略。并以海河流域为例,分析了不同灌溉条件下典型作物需水量、农田
需水量的构成,从定营上说明“寓粮于源、保粮于墒”在维持中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粮食,水资源,水资源开发,粮食安全,耕地资源,海河流域
dd:10.3969/j.issn.1002—6819.2010.12.001
中图分类号:$2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0)-12-0001—05
杨贵羽,汪林,王浩.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1—5.
offood inChinabasedon waterresourcesland
Guiyu,Wang security and
Yang Lin,WangHao.Thinking regional cultivation[J].
Transactionsofthe Chinesewith
CSAE,2010,26(12):l一5.(inEnglishabstract)
食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引言
为此,本文在综合众多研究成梨}13】的基础卜,立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历来 于影响粮食生产的两大刚性约束一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 系统阐述中国农业水土资源状况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
食消费大国,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美国 响,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应遵循“寓粮于源、保粮于墒”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曾在《中国的水资源 的基本策略,并以海河流域为例进行了论证。
短缺将动摇世界的粮食安全》一文中指出“中国农业用
1 中国的农业水土资源状况
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
胁”[11。尽管该文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但 中国地处北半球,跨越了从北温带到热带三个气候
是所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区,在东西方向上又具有东部湿润气候区的滨海平原、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大提高,粮食 中部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平原丘陵、西北部的干旱气候
供需关系也由短缺达到摹本平衡且丰年有余的总体发展 区的丘陵、山地过渡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地理位置、变
态判21,但是产需缺L]依然存在。据统计,中国粮食产量化的地貌特点使得地区问气候及天然来水在时空分布上
由建国初的l。13亿t增加到2008年的5.24亿t[3l,位居
极不均匀,耕地的开发利用在区域间差异较大。
世界首位,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 在耕地方面:中国可利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占有
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水资源农转 量仅为933_3m2,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色鳃金龟鞘翅微结构及其纳米力学性能 Micro structures and nano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eetle Sophrops elytra.pdf
- 黑土有机质含量野外高光谱预测模型 Black Soil Organic Matter Predicting Model Based on Field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pdf
-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在非均质地层岩性反演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to lithology inversion of heterogeneous stratum.pdf
- 钙质砂室内载荷试验研究 Study of plate load test of calcareous sand.pdf
- 甘肃天水地区地壳上部二维速度结构成像研究 2-D velocity images of upper crust in Tianshui area, Gansu Province.pdf
- 瓠瓜薄层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 Dynamics of thin layer hot-air drying of 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pdf
- 甘肃寨上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作用探讨 Zhaishang gold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of ore-forming fluids and their metallogenic implications.pdf
- 华北石化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磁分离回收技术.pdf
- 橄榄岩防辐射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radiation shield peridotite concrete.pdf
- 干旱区夯土遗址干湿盐渍耦合劣化微观结构分析 Tentative microscopic on degradation of rammed earth relics under coupled function of salinized and wetting-drying in arid region.pdf
- 隔水层裂隙演变机理与过程研究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Aquiclude Fissures.pdf
- 隔震设计中橡胶隔震支座拉压刚度取值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ratio of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iffness of rubber isolators in the isolation design.pdf
- 各向异性标准化方差计算重磁源边界 Calculation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source boundary based on anisotropy normalized variance.pdf
- 基于太阳能的微灌系统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研制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automatic device designed for micro-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solar energy.pdf
- 铬污染地下水的PRB反应介质筛选及修复试验 Experiment on Selection of PRB Media and Remediation of Chromiu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pdf
- 各向异性软黏土地基上浅基础破坏包络面研究 STUDY OF FAILURE ENVELOPE OF SHALLOW FOUNDATION ON ANISOTROPIC SOFT CLAY.pdf
- 根据截断的G-R模型计算东北地震区震级上限 Calculation of upper limit earthquake magnitude for Northeast seismic region of China based on truncated G-R model.pdf
- 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技术研究 Multifield coupled modeling techniques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pace.pdf
- 工程岩体完整性评价的实用方法研究 Study of practical approach to assess integra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pdf
-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显微CT技术的竹木复合材料胶合界面特征研究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icrostructures of Adhesive Interface in WoodBamboo Composite Material by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