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疾病现场调查与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明原因疾病的 现场调查与处理 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China CDC 余宏杰 2004年9月 沈阳 历史回顾 早期中国不明原因疾病的公共卫生实践 沙眼衣原体 成人轮状病毒腹泻 肾综合症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O157:H7 霍乱O139群 2001年10月,CFETP开幕 2002年1月23日,China CDC成立 2003年1月2日,广东河源,SARS首例报告 公共卫生、突发应急体系建设 现 状 两大支柱 现场流行病学-刚刚起步 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网络-尚待提高、完善 肤浅的体会和认识 共同探讨 事件起因 1976年8月2日,周一,8:30 AM Dr. Craven R.B. EIS (Epidemic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CDC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退伍军人医院一位护士电话报告 全美退伍军人协会的与会者,7月21~24日 2例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病人,1例死亡 调查分析 CDC与地方联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8例死亡,7月28~8月2日,死因为肺炎 截止到8月2日晚,另外确诊71例病人 主要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干咳、肌痛 大多数病例发病前在Bellevue-Stratford旅馆前厅暴露1小时以上 通过空气传播 研究推断是由于该旅馆空调系统存在致病因子 军团菌病-新发传染病 一例死亡病例肺组织取样检查 一种新的病原体-嗜肺军团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的发现 13个月后 主要内容 不明原因疾病概念 基本原理 病因与病因推断 调查和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思路 案例分析 不明原因疾病概念 群体性 社会性、公众性 疾病或健康相关事件 早期原因不明 流行病学病因 病原学病因 不明原因疾病分类 已知传染病暴发的初期 新发传染病 生物恐怖的识别、判定 食品安全与中毒事件 职业中毒 环境污染事件 群体性疫苗接种副反应、群体性癔病 理论基础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 病因推断的原则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不明原因疾病调查的基本思路 流行病学病因 病因 病因推断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教授Lilienfeld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哈佛大学MacMahon: 流行病学的实际目的是发现能够预防控制疾病的联系,因而因果关联可以定义为:事件或特征类别之间的一种关联,改变某一类别(X)的频率或特性,就会引起另一类别(Y)的频率或特性的改变,这样X就是Y的原因 危险因素:使疾病发生的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概率论因果观 疾病病因概念的发展 迷信阶段 鬼神、上帝、天意 朴素唯物主义 生物学病因的萌芽 疾病因素模型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医学生物学 疾病 心理行为因素 (致病机制) 卫生保健因素 流行病学三角 三角模式 病原物 环境 宿主(人) 致病因素 生物的:病原体、感染动物、媒介昆虫、食入的动植物 化学的:营养元素、天然有毒动植物、化学药品、微量元素、重金属 物理的:气象、地理、水质、大气污染、电离辐射、噪音、振动 社会的:社会/人口、经济、家庭、习惯、兴趣、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政治、宗教、风俗等 宿主病因 先天的 基因、染色体、性别差异 后天的 年龄、发育、营养状态、体格、行为类型、心理特征、 获得性免疫、既往史 因果联接方式 单因单果 单因多果 多因单果 多因多果 直接/间接病因 流行病学病因推断技术 根据病因模型构想可能病因 描述流行病学提出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验证假设 根据病因判定标准作出综合判定 Mill 准则 差异法:如果两组有不同发病率的人群除了一个因素其他都一样,那么这个因素即可假设为是此疾病的影响因素 求同法:如果所有的研究人群都暴露一个共同的因素,那么这个因素即可假设为是此疾病的影响因素 共变法:如果暴露因素和疾病效应成等比例的量变关系,那么这个因素即可假设为是此疾病的影响因素(剂量-效应关系) 剩余法:如果暴露可以消除或减弱,那么能够使该疾病显著减少的因子可以认为是该疾病的致病因子 比较法:如果一种未知疾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和一种已知疾病极为相似,那么它们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假设是相似的 病因判断的标准 关联的时间顺序 关联的强度 剂量-反应关系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关联的可重复性 关联的合理性 终止效应 关联的“特异性” 病原学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因 都重要,但流行病学病因更重要 对于不明原因疾病流行,即使暂时不清楚其病原,弄清流行病学病因也能有效控制 弄清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原需要时间 霍乱-霍乱弧菌-病人粪便污染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