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淦给乾隆上的一篇著名奏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淦给乾隆上的一篇著名奏折 小人进而君子退,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君子、小人共之,而且小人胜焉。语奏言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课事考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小人夹其所长以善投,人主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之耳,谛视之而其颜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可胜言哉! (嘉淦给乾隆上的一篇著名奏折) 注译:小人得到晋升,而君子却被免退,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选才)本就应该用其才能而不是德行。所谓德行,君子才会具备,而才能却是君子和小人都会拥有的,而且小人反而会更胜一筹。用言语奏事以及应对答问方面,君子往往口舌木讷而小人善于脚下奉承,于人们喜欢听好听话的习性相投契。奔走跑事与人周旋方面,君子往往笨拙不擅长而小人却谄媚逢迎,这也和人们的眼睛(喜欢看到有人逢迎这个)习性相投契。小人凭借自身的所长而善于投人所好,他的主人往往沉溺其中而不自觉,(因此)仔细听小人说的那些话都令耳朵舒服,仔细看小人就觉得其容颜悦目,仔细试小人又觉得他的才能非常称心。于是不用提前约定,小人就自动围绕在自己身边,君子不用驱逐,就自动远离了自己,这样的祸患怎么能够用言语说尽啊~! 孙嘉淦(1683-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兴县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期一位突出的有胆识的宰相级官员。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乡野犹传孙阁老 孙嘉淦名气的响亮程度出人意料。吕梁一带现在知道孙嘉淦的老百姓挺多,而且关于孙嘉淦有众多故事流传。在其故乡兴县,老辈人讲得最多的孙嘉淦故事有四个,其中一个是皇帝过寿,众臣上贺,孙嘉淦提来青菜一桶,寓意“大清一统”。还有就是山西的房子越制(超越规定的规格)而建的多,是孙嘉淦为民请命所致。其他两个都与孙嘉淦“好名”相关。 一个说,皇帝———是哪个皇帝没有必要考究了———某天突有所思,问诸多臣子:天下有几种人?大家各说不一。而孙嘉淦则言: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名往。普天之下只有两种人,一种为名,一种为利。 皇帝问:既然这样,孙爱卿是为名还是为利?孙嘉淦说:为臣不爱钱。言下之意当然是为名了。 另一个说,孙嘉淦告老还乡,从京城回兴县之前,他老人家犯嘀咕了:我一辈子不贪不沾,没有攒下几个钱,如今荣归故里,还是一副穷酸模样遭乡绅土财耻笑不说了,也给朝廷丢脸啊。思谋良久,计上心来,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然后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第二天,辎重浩荡启程回家。没料到,皇帝得到举报说,孙嘉淦平常装清廉,实际也是个贪墨官,不信您看,他回家的时候金银财宝带了好几骡车。于是,孙嘉淦行至半路遭到检查,装阔的事露馅儿了。此事一经汇报,皇上很是感动,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实银换下了孙嘉淦箱子里的砖头,算是重重赏了他一笔。 乡语村言自然可听不可信,但是孙嘉淦的确是个个性十足的政治名人,把名声看得甚重,所作所为都非同一般。这是有正史记载的。三朝元老两谏成名 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中进士,时年30岁。值得一提的是,孙嘉淦亲兄弟三人都是进士。一门三进士的荣耀在兴县至今还被人称道。但是孙嘉淦在康熙朝中9年仕途生涯,一直没有什么值得入载史册的事。 正所谓“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年届不惑的孙嘉淦突然血气方刚起来。他给新皇帝上书,劝诫三件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后两件倒也罢了,第一件简直就是捋虎须。雍正在康熙末年“九王夺嫡”中胜出,为了稳定地位,剪除先帝八子、九子也就是自己两弟弟的势力手段残酷、不遗余力。这么做是否必要先不说了,影响是相当地不好。 孙嘉淦的折子算朝雍正的脸上给了一个响亮的耳刮子,效果当然明显,那就是满朝轰动、皇帝震怒。好在有雍正的老师朱轼求情,说:“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雍正自己也对孙嘉淦说真话不要脑袋的胆识表示佩服,转怒为笑说:“朕也服其胆。”没有砍了他,当时保留了孙嘉淦在翰林院工作,之后又提升他为国子监司业,相当于最高学府的教务长。 此事过后,孙嘉淦名声鹊起。但随后,不能释怀的雍正还是抓了孙嘉淦的一个过失,交刑部议处。刑部的负责人领会上意,说,按律当斩。雍正作为一个明君这时候体现了高明的政治手腕,对孙嘉淦加恩免死,说这个人性气不好,我不待见,但是他出了名的不要钱,念在还有这么个长处,“著在银库行走”。孙嘉淦在国库临时打杂的差事结束后,又被委任为河东盐政。在别人眼里,这也是个肥差。能得此官,和孙嘉淦不爱财也有莫大关系。 乾隆继位后,年轻有为,相中了敢言直谏的孙嘉淦,擢升他为左都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