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鲁迅在北京的文化身份
姜异新
①1912年春天,32岁的鲁迅与这个蹒跚走进现代的城市相遇了。北京接纳鲁迅,首先就是一种文化重建的需要。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在总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大力提倡美育。这给从日本归国后不久正在寻找出路的鲁迅,无疑是提供了看似绝妙的发展环境。
②鲁迅被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等事务。实际上,鲁迅所领导的部门,就是当时文化艺术方面的最高管理机构。他积极投入到各项文化建设事业当中去,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比如,考察天坛、先农坛,将其开辟为公园;参与历史博物馆、京师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的筹建;为北大设计校徽等等。1926年南下前,鲁迅在北京的主要身份一直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官员,并且是非常敬业的官员。然而,这占去鲁迅大部分精力的文化重建工作,最终却因上司昏庸,不得已而废弃终止了。如果没有女师大风潮乃至“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鲁迅在北京的仕途之路也许仍会继续下去吧,民国的文化重建工作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位严谨的工作者而得以保留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然而,政府无能,促使政治矛盾激化,当然也就使鲁迅的离京成为一种必然。
③鲁迅一生中最黄金的年龄段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如果只是在昏庸的政府中做无名的科员,何时才能实现他最初认定的目标呢?正值壮年,充沛的精力、横溢的才华,以及对青年人的热情,促使他自然而然地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院校留下了授课和演讲的匆匆身影。为纪念北大成立27周年,鲁迅曾写下《我观北大》一文,热情赞扬道:“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除了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更与鲁迅同呼吸、共患难。当压迫学生的杨荫榆担任校长致使学校爆发学潮后,鲁迅毅然支持学生们的正义斗争,亲自拟稿,公开发布《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揭露其封建家长式的统治。为此他被非法免去佥事职务,不断遭受通缉,不得不四处避难,乃至最后离开了北京。南下后的鲁迅曾经两次回京探亲,流传下著名的“北平五讲”。这些演讲充满着战斗精神,以“尖锐的词锋,以质朴而具有潜在的煽动力的感人的言说”在各个大学引起强烈的反响。
④既然重建新文化秩序的热望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政权中无法得到支持,去学校兼课所传授的新思维方式又囿于象牙塔而传播有限,那么积极利用现代的印刷文化,去开拓广阔的批判空间,以发出新的不同于政府的“公共”声音,就显得势在必行。
⑤从这一点来看,钱玄同的“希望”劝说恰逢其时,点燃了鲁迅似乎早已冰冷了的抱负之心。正是《新青年》杂志使他从生命的“蛰伏期”活跃起来,投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洪流之中,成长为旗手和主将的。中国新文学也终于有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自此,鲁迅开始了频繁的文学活动,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作品54篇,思想骨骼日益形成,逐渐聚拢和引领了众多青年作家,从事一种“遵命文学”——“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这样,无声的民国北京蓦然勃兴起一个新文坛。这个新文坛围绕鲁迅参与编辑的期刊,形成了共同的文学理想,那就是真诚地面对自我的灵魂,大胆抨击传统和时弊,不遗余力地解构和修正现存文化秩序。
⑥经过以上事实的罗列,我们发现,鲁迅在教育部的主管业务是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发展社会教育事业,因而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和现代意识投入到整理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去。作为文学活动家的他还积极参与文学社团建设,扶植年轻人。而作为创作地的北京,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滋养了鲁迅,成就了他创作生涯的辉煌期。
(选自《文史天地》,有删改)
1.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对于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的作用的解答要注意展开阐述,不要只停留在对其行文结构的作用的简单说明上。考生还需要对该段内容有恰到好处的把握。
答案:在行文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对前两种身份进行了总结,又为下文对他的文学创作的描写起到了铺垫作用。
2.联系全文,请简单概括鲁迅与“北京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独家】吉林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一政治试卷.doc
- 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青春岁月》单元综合检测.doc
- 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第4课《相信未来》同步练习.doc
- 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第5课《哦,香雪》同步练习.doc
- 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第6课《草莓》同步练习.doc
- 2012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课堂互动系列:第三单元第8课《项脊轩志》同步练习.doc
- 2012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第四单元第13课《金岳霖先生》同步练习.doc
- 2012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第四单元第14课《早晨从中午开始(节选)》同步练习.doc
- 2012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第一单元《人间真情》单元综合检测(一).doc
- 2012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第一单元第1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doc
- 2012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二课堂互动系列:第一单元第2课《给我的孩子们》同步练习.doc
- 2013年高一语文北师大版必修1:《大自然在反抗》教案2.doc
- 2013语文同步:《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必修四.doc
- 2013语文同步:《兰亭集序》2北师大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doc
- 2013语文同步:《热爱生命》2北师大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doc
最近下载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x VIP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pdf VIP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 VIP
- 2025年财会类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旅游咨询项目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江西鹰潭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留置看护勤务辅警8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浅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与监管——以蚂蚁金服为例.doc VIP
- 旅游咨询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0181】46页PPT数字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蓝图(豪华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