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张从正运用补法的特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字子和),作为攻下派的宗师而闻名于世。因而人们一提到张 从正,就与汗吐下攻邪联系起来。诚然, 张氏一生的确是极力倡导攻邪为主,但他也不排 斥补法,他所坚决反对的是不论虚实、盲目用补,或妄用温热燥药之补法。实际上,张氏对 补法颇有独到见解,运用上亦颇有独到之处,这在其著作 《儒门事亲》中略可窥见。要而言 之,张氏用补法大致有如下特点。 1 本源《内经》,辨证用补 张氏对补法的认识本源于《内经》,他特别推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 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即阳气虚弱者,宜温养其阳气;阴精不足者,宜用饮食五 味滋养其阴精。张氏认为这是用补的要旨,在其文中反复引用阐析。张氏认为,治疗必须建 立在严密、准确的辨证基础之上,实证当攻,虚证当补,虚实夹杂而攻补兼施。他坚持反对 辨证不明,乱用攻补之法的 “粗工”和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攻法的 “谬工”,而特别反对的 是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不见其迹,误人最深的 “庸工”。因此,他 在临床上见有可补之证,则毅然用补法治之。如《儒门事亲》(以下省略书名)卷十一风门: “凡病人虚劳,多日无力,别无热证者,宜补之,可用无比山药丸则愈矣”。无比山药丸是 张氏所创的著名补益方,该方由淮山、肉苁蓉、菟丝子、杜仲、牛膝、熟地、山萸肉、巴戟 天、茯苓、泽泻、五味子、赤石脂组成,功能补肾益脾,补而不燥。张氏经常施之于临床, 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又如卷十一论火热二门治疗男子肾虚,用加减八物丸、当归饮子, 戒用燥热药;卷十一火类门治妇人血崩用当归散等等,都是用补法获效。此外,张氏常用的 补益方剂还有胃风汤(八珍汤去熟地、甘草,加官桂、粟米)、理中丸、养脾丸(四君子汤加干 姜、砂仁、麦芽)、当归丸(当归、白芍、杜蒺藜、香附)等等。由此可见,张氏不但善用攻, 而且也善于用补。正如他在卷二第十九所说的:“可调则调,可补则补,各量病势,勿拘俗 法”。 2 法贵 “流”“平”,胃气当保 张氏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总以恢复人体阴阳 平衡为要。因此,他强调指出:“君子贵流不贵滞,贵平不贵强”(卷二第十七),一语道破 了运用补法的要领。因为大凡用补,最忌而又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呆补、滞补,所以用补之时 不应忘记流通,应补中有通,补而不滞,务使人体阴阳气血畅流不息为要,这样的补法才能 真正生效。其次补法应是补其不足,补偏救弊,以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恢复平衡和谐, 而应力戒强补、偏补、过补,以免造成新的不平衡。所以,用补之时应紧紧抓住“流”、“平” 二字,使之补而不滞,平而不强,才能达到补的效果。其实推而广之,无论治病养生,都应 遵循这一原则。与此同时,张氏还认为: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指 出用补必须首先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正气生化有源,才有可能恢复健康,因此,张氏特 别重视胃气的保养。脾胃为中枢,必须流通畅达。如中枢阻滞,则全身气机必然升降失调、 通达不畅。因此,张氏使用吐、下之法,其首要目的就是恢复脾胃中枢的升降出入正常功能。 使用补法时也是如此,强调补中有通,补而不滞,把保养胃气作为第一要务。张氏极力反对 过于忌口,对病人要提供足量的浆粥水饮蔬菜,使胃气得到及时的补养。如卷十一火热二门: “虚劳之疾,私嗜肉食、面、辛酸之物,不可食之。但可食者,谨按神农食疗而与之,菠菱 葵菜冰水清凉之物不可禁也。且图寒凉滑利肠胃,使气血并无壅碍燥涩”。经曰:“谷入于胃, 脉道乃成。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若不忌慎,致令病人胃口闭涩,则形体渐瘦,此乃死之由 也。诸劳皆仿此。”充分反映了张氏对胃气保养的重视。 3 饮食五味,养身之宝 张氏从《内经》“地食人以五味”出发,认为自然界产生的粮食、蔬菜、水果、禽畜都 是用以充养人体的。“味者,五味也。五味调和,则可补精益气也。五味,五谷,五菜,五 果,五肉,五味贵和,不可偏胜”(卷一第二)。明确指出饮食五味是人身正气的主要来源, 是滋养身体的最基本物质。但不能偏嗜某类食物,以免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出现阴阳偏胜而 形成疾病。同样,在人体发生疾病之后,也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饮食疗法来扶养正气。 如卷九第九十一治孕妇大便秘结用 “花碱煮菠菱葵菜,以车前子苗作茹,杂猪羊血作羹,食 之半载,居然生子,其妇燥病方愈”。卷十一湿门治老人便秘令时时服葵羹菠菜;治消渴用 生藕汁内服。又治一病泄泻10余年的男子,用羊肝伴浆粥食之,调理月余而安。他告诫说: “胃为水谷之海,不可虚怯。虚怯则百邪皆入矣。或思荤茹,虽与病相反,亦令少食,图引 浆粥,此权变之道也。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