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白芍之用古今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芍之用古今辨 《中药学》之白芍 归类:补血药,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主治: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另可敛阴合营止汗) 古人论白芍之用 《本草经疏》: “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神农本草经》: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病溲,止痛利小便,益气,” 主要内容 功用主治 炮制之别 剂量之别 赤白之辨 使用禁忌 师之用白芍举隅 师之用白芍举隅 对于中焦虚寒之腹满时痛,用黄芪建中汤,其中并据疼痛的性质加重白芍的用量,取芍药甘草汤之意,若兼有阴寒内甚者,可酌情辅助加炮姜,干姜,荜拨,小茴香,炮附子等品。桂枝一般用10克,芍药可用15克,20克,30克,40克等。 对于阴血亏虚,肠燥便秘者可用生白术,当归,桃仁,济川煎等基础上加用何首乌,枸杞,白芍等益阴通便之品,此时白芍多用15克 对于肝郁气滞或血虚有瘀者,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物汤及桃红四物汤等,白芍也是用15克。 典型案例1 男,曹健刚,34 少腹隐痛,夏日明显,为隐痛或绞痛,胃脘胀,站久有坠胀感,纳可,大便常因饮食不慎而不成形,1-2日1次,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细。(印象:功能性消化不良) Rx 米特 (藿佩二陈+金铃子+芍药甘草) 半夏10,茯苓30,陈皮10,藿香15,佩兰15,青蒿15,砂仁10,苍术10,炒白术10,元胡20,川楝子10,炒麦芽30,川芎10,生甘草10,白芍30 典型案例2 服药后夜间空腹胃痛及反酸消失,大便不畅,日行1次,舌暗红苔白腻,脉弦。 Rx 11,17方:(小柴胡+金铃子散+半夏泻心汤+白及,煅瓦楞+芍药甘草汤) 白及10,煅瓦楞30,元胡20,川楝子10,白芍30,三七5,炒白术10,柴胡15,黄芩10,黄连10,半夏10,佩兰,砂仁,生甘草 复查呼气试验:HP(+) 上方去炒白术 加生白术30,当归20 典型案例3 胃脘及脐下冷痛,疼痛为隐痛,夜间不痛,大便调,日行1-2次,舌暗红,苔白,脉沉细。 Rx(黄芪建中+四物+四逆汤) 生黄芪30,桂枝10,白芍20,大枣10,荜拨15,干姜10,小茴香15,元胡20,当归10,川芎10,乌药20,赤芍15,生蒲黄10,丹参30,炮附子10,炙甘草10 典型案例4 胃中隐痛,以饭前及饭中为主(夜间不痛),胃脘畏寒,饭后胃胀,时觉脘中胀甚,窜及右胁下痛,进食后胸骨后灼热,但无反酸,大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11.10号外院内镜:慢性胃炎,HP(+),但已经杀菌治疗,另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史) Rx 得必泰(餐后半小时) (黄芪建中+金铃子+及楞) 生黄芪30,桂枝10,白芍30,大枣10,炮姜10,三七粉3,元胡20,川楝子10,白及10,煅瓦楞30,乌药20,木香15,九香虫15,炙甘草15 典型案例5 男,闫清涛,77岁 首诊:胃痛4年余,曾服多种抑酸药,效不佳。胃痛时牙根也痛,且胃痛多于夜间发作,一次疼痛10余分钟至1小时,大便偏稀,体重较稳定,舌暗红苔白腻,脉弦。(三中心11年2月16日内镜:胃窦炎,粘膜红肿糜烂;肝胆胰脾B超未见异常)(诊断印象:胃酸引起的胃痉挛,慢性胃炎) Rx 磷酸铝凝胶铋 (黄芪建中+丹参饮+金铃子+芍药甘草) 生黄芪30,桂枝10,白芍40,丹参30,木香10,砂仁10,茯苓30,炒白术10,元胡20,川楝子10,三七粉3(冲),荜拨10,九香虫15,炙甘草10 使用禁忌 《本草衍义》:“然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日: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今人总结为“白芍三不宜”: 白芍“三不宜” 一、胸满气滞不宜白芍:《伤寒论》第21条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恐芍药之酸收,劫持中逆满之气,不利于宣通解散 二、水气互结不宜白芍:《伤寒论》第28条云:“服桂枝汤,或下之,头项强痛,翁翁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获荃白术汤主之.”芍药性寒酸收,劫持心下之水气 三、回阳救逆不宜用白芍:《伤寒论》云:“伤寒,脉浮,医以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砺龙骨救逆汤主之.”去芍药者,避其酸寒柔敛,迟滞不速之弊 赤白之辨 《注解伤寒论》首次提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本草纲目》谓:“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景岳全书》“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