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粤教版语文选修2课件(唐宋散文选读):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VIP

【备课】粤教版语文选修2课件(唐宋散文选读):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配粤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配粤教版)◆ 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①痕。 白云依静渚②,春草闭闲门。 过雨③看松色,随山④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⑤,相对亦忘言⑥。 注释:①履:鞋。②渚:水中小洲。③过雨:雨过之意。④随山:沿着山路。⑤禅意:禅理。⑥忘言:无须用语言来说明。 赏析:这首诗写寻访常道士不遇的经过。诗中侧重描绘了常道士居处的清幽静美。诗人兴冲冲朝着南溪常道士居所走去,一路山径迂回,石道上的青苔残留着疏落的足迹。沿着莓苔石栈而行,遥望白云缭绕着水中小洲,近看山花烂漫,芳草茵茵,竟将大门掩住。自己寻道士不遇后在返回途中一路观赏雨后青翠的松色及溪边的鲜花,景象清新如画。虽然作者寻访主人不遇,但在这种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却获得了禅理。末句把南溪和禅理与自己联系在一起,隐隐透露了作者悟禅退隐的心境,意境清远。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规律,熟练准确翻译全文。 2.体会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 3.了解王维寻求安静、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和贯穿全文的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基础梳理 1.题目解说 这篇散文是王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裴秀才迪,即裴迪,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早年曾与王维隐居终南山,互相唱和。王维于天宝三载(744)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 王维的辋川别业地处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山之口,辋谷水出山口北流入灞水。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 2.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人(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后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辋川集》《过香积寺》等。王维的诗和散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历代传诵不衰。 3.写作背景 王维于天宝三载(744)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他便来到那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时朝政由奸相李林甫把持,有才能和敢于直言谏诤的人,纷纷受到压制、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冷淡下来,他要在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以洁身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4.基础字词 (1)字音识记 裴迪(Péi)    饭讫(qì)   曩昔(nǎnɡ) 夜舂(chōnɡ) 仄径(zè) 憩(qì) 青皋(ɡāo) 矫(jiǎo) (2)通假字 无忽(“无”通“毋”,否定副词) (3)古今异义 ①景气和畅(古义:气候;今义: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也指兴旺) ②僮仆静默(古义:指已入睡;今义:寂静,没有声音;不出声;全场肃立,表示哀悼) ③不一(古义: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今义:不相同,不固定) ④非子天机清妙者(古义:天性;今义:比喻自然界的秘密,也比喻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 (5)词类活用 ①与山僧饭讫而去(名词作动词,吃饭) ②北涉玄灞(名词作状语,向北) ③夜登华子冈(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村墟夜舂(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⑤露湿青皋(形容词作动词,打湿) 5.特殊句式 (1)猥不敢相烦(宾语前置) (2)憩(于)感配寺(省略句、状语后置) (3)明灭林外:(于)林外明灭(省略句、状语后置) (4)步仄径:(于)仄径步(省略句、状语后置) (5)携手赋诗:(我们)携手赋诗(省略句) (6)非子天机清妙者(判断句) (7)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宾语前置) 2.主旨感悟 这篇山水小品通过对具体景物鲜明如画的描绘,表现作者在观照自己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得意忘“言”的“深趣”,一种对自然界诗意美的发现的喜悦,和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3.句段剖析 (1)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