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0课 游褒禅山记.pptVIP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导学课件:第10课 游褒禅山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 游褒禅山记 学林探索贵涉远 无人迹处有奇观 诗林漫步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也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名句背诵 (1)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王安石《钟山晚步》)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5)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6)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王安石《甘露歌》)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语林撷英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二者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无微不至”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含褒义;“无所不至”多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至:到),含贬义。 例句:①李校长既抓教学,又抓体育,经常察看寝室,深入食堂,对学生关怀无微不至。 ②种族主义者对于黑人采取十分反动的政策,压迫剥削直至贩卖屠杀,无所不至。 调剂·调节 二者都有调整之意。“调节”是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如“水能调节动物的体温”;“调剂”指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药物或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调整。 例句:①在汽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今天,自驾车出游已经成为都市有车一族调剂身心的最佳选择之一。 ②未来,一家几亩十几亩地的小农经济必然要向集约化、集团化生产发展,依靠市场调节生产。 卡片摘录 一、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曾发下誓言:“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变法失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国公,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背景探寻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六、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前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余之所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卒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主旨 作者通过记叙游览褒禅山,进而议论抒发了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首先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对于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我们所说的“志”,和王安石所说的“志”,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尽吾志”的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