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 3期
让 “渴望”变为现实
一 对电视剧 《渴望》的再审视
晁 霞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电视剧 渴《望》曾风靡一时。时至今 日再回头审视,或可发现许多新意蕴。在文化大革命 中,人们一切美好
的向往都只能存在于 “渴望”之中,现实的一切则都搞得阴差阳错。 “好人一生平安”只是善良人们心底悲怆的呼喊.
好人不得好报成了当时社会的通常现象,善良如刘慧芳者也活得那样苦不堪言,最终被撞成残疾,将悲剧推向了极
致。 渴《望》的最感人之处也许是讴歌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这对经历了十多年 “恶”大行其道的人们来说,无异于久
旱的甘霖。在 “文革”结束后,人们渴望 “善”的回归,电视剧 渴《望》正是这种呼唤的最强音。今天我们有理由渴望:不
再人为地制造悲剧,使人们都能像 “人”那样过上正常的、有尊严的生活。
[关键词]《渴望》;刘慧芳;王亚茹;宋大成
[中圈分类号]10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6)03—0238—04
1990年初,大型室内连续剧 《渴望》一经中央电视台播 生的时代背景使它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刚刚
出,迅疾轰动全国。 “晚问家家看 《渴望》。白天到处议 《渴 经受了 “文革”梦魇的国人的心灵栖息地。
望》”成了当时中国的一大文化景观。一时间。有关 《渴望》的 《渴望》创作于 1988年 ,正是中国 “改革开放”的深入时
评论铺天盖地,充斥了国内的报刊杂志。这样大的反响不仅 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先前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随
出乎编剧们的意料 ,也是媒体事先没有意识到的。有评论将 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 、文化观念也发生
《渴望》的轰动缘由归于这样两点;“首先,造成 ‘渴《望》热’最 了转变。先前备受推崇的启蒙主义、理性主义均受到了不同
重要的动因之一,是 《渴望》触到了我们这个时代 ,我们这个 程度的冷落,而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民族最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积蕴 日久的一种最普遍的社会心 大行其道。无聊、庸俗、市侩气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
态:企盼安定和睦,憎恶动乱分裂。因而顺应了国情 民心,在 的责任感在 “一地鸡毛”的世俗生活中成为过眼烟云。与此
观众心 目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渴望》热’的第二个重 同时,影视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而基本的审美功能都受
要原因,是 渴《望》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 的 京‘文 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任何时候,一个欠缺真诚、向善的
化’的色彩。”…无疑,这种评论是非常中肯的,在当时也极具 社会都绝不可能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所幸的是 ,一些
代表性,但同时又忽视 了它对 “文革”的深刻反思层面。先前 有良知的有识之士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积极呼唤健康
对 “文革”的反思往往聚焦在饱受迫害的知识分子身上。遮蔽 作品的出现。 “在 目前的电视剧剧作中……那种昭示历史前
了工人等普通民众在 “文革”中遭遇的悲苦命运。 《渴望》则 途和代表人民意愿的新的人物、新的事物没有得到应有的旨
通过展现社会各阶层在 “文革”中的苦难,将反思推到了一个 定和赞扬 ;而多了一些脂粉气、女人气、小家子气”,lj“一是
新的高度。尤其是对人性善良的歌颂与肯定,更给人以新的 在创作思想上,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迷惘与混乱……内容低级
启示和思考。 庸俗,格调低下,一味追求新、奇、险、怪。二是 一‘切向钱看’
的拜金主义思想在影视界有所泛滥……无视艺术家的社会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