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背景与目的白色念珠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细胞表面粘附结构、利于侵入的
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磷脂酶)、表型转换等。宿主细胞膜中的主要成分磷脂,
可被白色念珠菌分泌的磷脂酶所分解,白色念珠菌通过完整性受损的细胞膜侵入
宿主细胞。目前,还不清楚磷脂酶和白色念珠菌其他毒力因子之问存在怎样的关
系,因此,本实验检测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磷脂酶活性,将其分为磷脂酶高活
性组和磷脂酶低活性组,探讨磷脂酶与菌株其他毒力因子(溶血活性、细胞表面
疏水性、粘附颊粘膜上皮细胞)、耐药性及基因多态性之问的关系,从而对深入
了解磷脂酶征白色念珠菌致病性和耐药性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为抗真菌药物
的研制及白色念珠菌的诊断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蛋黄平板法对80株白色念珠菌的磷脂酶活性进行检测,以PZ值表示
磷脂酶活性,根据菌株PZ值,选出磷脂酶活性较高和磷脂酶活性较低的菌株各
10株,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溶血活性、细胞表面疏水性、粘附颊粘膜上皮细
胞能力的差异,分析白色念珠菌磷脂酶与上述三种毒力因子之问的关联性;同时
进行药物敏感性榆测,比较两组IBJ耐药性的差异;提取菌株DNA,应用随机扩
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两组的基凶型特征。
结果从l‰脒分离的80株白色念珠菌中,78株可以分泌磷脂酶,磷脂酶阳性检
出率为97.5%,其PZ值的范围为O.5661.000,A组PZ均值为0.639±0.043,
细胞表面疏水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菌株磷脂酶活性与溶血活性、细胞
附力有显著性差异(pO.05),A组菌株对颊粘膜一I-皮细胞的粘附力显著强于B
药物的耐药一陆叫‘五/1:lrd,A组中对益康l蜂刷药率为70%,对咪康唑、氟康哗、伊
曲康畔也有r}J敏或栉耐药情况;而B组中对击矗康哗耐药牢仅为10%,对其余的6
种药物均敏感。RAPD结果显示,除B组中两株磷脂酶卧},t的菌株显示为独特的
琏}人l{弘外,剩余A、B两组∞株一卜嘤条拼}的数t.t扛1和f移‘起芹片较小,扫:1300
bp处
均¨尔‘I:’打‘’己心条雀,,仵1500
bp处行ll!/J:仃3条兜俯,j选f‘十¨似系数化0.500~
1.000之I’I|J,曲川闲株坫洲多态。Fl:尤|¨j娃斧片。
结论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多数可以产生磷脂酶,说明磷脂酶是白色念珠荫重
要的毒力因子;其活性与菌株的粘附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菌株的溶血活性、
细胞表面疏水性并没有直接的相关,磷脂酶活性不能直接反应菌株其他毒力因子
的情况;磷脂酶活性高的菌株其耐药性也随之增强,表明磷脂酶和耐药有~定的
相关性;基因多态性不能直接反应磷脂酶活性的强弱,说明基因多态性是对包括
溶血活性、细胞表面疏水性、粘附力及耐药等特征的一个综合反映,不只简单地
反映磷脂酶这一单一的毒力特征。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磷脂酶活性;毒力因子;耐药;基因多态性
Abstract
PutativevirulencefactorsofCandidaalbicansinclude:cellwall
Objiective adhesins,
of
secretion
hydrolyticenzymes(secretedaspartyl
in the of
switching.Thephospholipasesgeneralcatalysehydrolysis
phenotypic
are ofallcell thenC
phospholipids,whichmajorcomponents membranes,and
albicansfromthe isnotclearthatassociation
cell.However,it
entr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nterTAN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回顾性对照研究.pdf
- IOL+Master对硅油取出前后眼轴及角膜曲率测量的临床研究.pdf
- Ki-67和MMP-9蛋白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达和意义.pdf
- MDR1基因甲基化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pdf
- MRI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pdf
- Na-%2c2-CO-%2c3-和Na-%2c2-SO-%2c4-对黄瓜种子萌发及黄瓜苗的生理胁迫效应.pdf
- P27、C-myc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pdf
- PVP%2fPVA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Survivin、VEGF、Bcl-2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pdf
- TGF-β1siRNA对THP-1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