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教学辅导课件: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人教版必修1).ppt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教学辅导课件: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课(人教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其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根据“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可分析出是指甲午中日战争,进而得出结论。 答案:C 3.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这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  ) A.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 B.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 C.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要杀……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错误地杀害”等可知,义和团运动虽然反映了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但却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表现出盲目排外的倾向。选项D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D 4.如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C.中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解析:根据题干“1907年”分析,此时处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漫画寓意是提勺(官)将坛(民)中的油水通过漏斗(政府)提到壶(外国)中,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5.(2014·潍坊高一期末)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之洞    D.袁世凯 解析:从诗评中“出曾门”可知此人是曾国藩的徒弟、从“马关喋血卖国契”可知此人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叠恨终呕命”可知此人死于1901年,由此判断此人是李鸿章。故选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说明两则材料反映的主题。 (2)《辛丑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这一主题?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实际要求回答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第(2)问根据第(1)问的答案寻找最能说明半殖民地化的条款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归纳出“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结论,根据所学归纳出“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等结论。 答案:(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2)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高考演练 1.(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4分)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中日双方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记载,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A 2.(2011·北京文综,4分)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C);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中国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被西方殖民者贬低为“野蛮”、而外国侵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