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研究》评介.pdf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越绝书)研究》评介.pdf

160 击 学术2009.2 ; 赵 毋究 介 尚永亮 越《绝书》是现存传世文献中疑难问题最多、争议也最多的古籍之一。李步嘉教授知难而上,在其前期成 果 越《绝书校释》的基础上,穷数年之力,又完成了 越《绝书研究》这部大著,实在可喜可贺。 这是一部功力深、水平高的学术专著。态度严谨,厚积薄发,识见独到,是这部专著的突出特点。著者针 对 越《绝书》现存的诸多疑难问题,择其要者,趋为六大问题点,广征200余种文献,从书名、篇帙、佚文、版本、成 书时代和作者等方面,逐一详加考论;而对每一问题点,皆先详引前人之说,显示历代研究之轨迹:而后再立己 说,或然或否,细加斟辨,俾得眉 目朗然,层深层进。此皆深得文献研究之法,而复具不因人不掠美之学术品格。 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著者遵循 “例不十,法不立”的原则,运用校勘、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蚍注重内证、 旁证之搜寻,更重视早期证据的发现。如 书《名问题考释》一节,从 文《选 ·左思(吴都赋)》刘渊林注及 《山海 经》卷五郭璞注中,辑得多条前人末曾征引或末予重视的有关 越《绝书》书名的早期材料,详JJu辨析,别其真伪, 得出“越《绝书》书名的出现要早于 越《绝》”的结论。由于书证坚实,所 以此一结论允实可靠,令人信服。它如 篇帙研究、佚文考辨诸章,或析论分篇由来、意义,或考释篇 目定名及存亡真伪,无不广征博引,深入研讨, 示 出扎实的功力和求实的态度。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 《(越绝书)的成书时代与作者》一章,著者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爬罗剔抉,通过对东汉 末至晋初政治态势和文化思潮的透视,通过对该时期广泛流传的隐语的辨析,对明朝学者杨慎首揭之 越《绝 书》篇末隐语 “吴平”、“袁康”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著者认为:前人从未注意的 三《国志 ·吴书 ·孙皓传》中“买 菜生工人吴平家”一段文字极为重要,所谓 “吴平”,实被赋予吴国政平人和之含义,而在晋人如干宝那里,则解 释为吴国政权的行将覆灭。进一步,此一隐语还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时间在三国时期:二、地点在江南吴 国;三、隐喻孙吴兴衰存亡。而与此相对应的“袁康”隐语,只有在同时符合以上三项条件的东汉末年曾在江淮 建立短期政权的袁术集团散布之隐语中去寻觅。由此出发,展开对袁术身世、思想、行为及其名、字的析论,并 联系 尔《雅 ·释宫》、刘熙 释《名 ·释道》“五达谓之康”等说法,以及 “代汉者当途高”、传国玺 “受命于天,姒寿永 昌”之改为 “既寿且康”等现象,详尽地论述了 越《绝书》篇末隐语 “袁康、吴平”非真实姓名,而与汉晋间流行之 隐语类型相关这一新的发现。最后得出结论:“袁康”、“吴平”这两个政治隐语的原始喻意为袁 氏昌盛、吴国太 平。据此,则 越《绝书》之成书应在袁术之时,而其编订基本完成于西晋之初,尽管其书各篇内容的形成大部分 应在战国或稍后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同于前人的全新的结论,而此一结论的获得又得到了多种文献材料的有力佐证。虽然 目下还 难 以说这是唯一正确的结论,但可以断言的是,此一观点的提出及著者的学术视野、论证方法、达到的深度,必 将对 越《绝书》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有力的推动。 总体而言,该著既视野宏阔,又文心细密:既立足于典籍文献,条分缕析,深入开掘,体现出古文献研究之 特色,又将思维触角延伸到时代、政治、社会思潮等广阔的文化背景,全力考察其与典籍的内在联系,新意迭 出,创获颇丰。在 《越绝书》研究史上,允为后出转精之作。 补记:《(越绝书)研究》系亡友李步嘉教授承担的国家古委会重点规划项 目,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 2003年初,步嘉大著成,古籍所嘱我写鉴定意见。初览之下,巳IJ为其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眼光所折服,遂写下 上述文字。是年5月,《(越绝书)研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而至9月29日,步嘉即因病而英年早逝。自 斯时至今,已四载有余了。每忆及当年与步嘉畅饮高谈情景,即不胜唏嘘,感怀无端。近 日董理旧文,检出此 稿,遂不JJu改窜,一仍旧貌,送交步嘉教授曾任编委的 长《江学术》,以作为对亡友的一份真挚的纪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