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柳江盆地综合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江盆地概况 1 地理位置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其核心距秦皇岛市区15km。保护区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9°30′00″—119°40′13″,北纬40°00′30″—40°10′00″,柳江盆地南北长20km,东西宽12km,面积240km2。柳江盆地呈南北向簸箕状,东、北、西高,南低,区内海拔高度为60—400m,最高点为盆地北端的老君顶,海拔493.7m。东部为石湖山、后石湖山,北部为梯子岭,西部为响山,盆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大石河蜿蜒其中。 2 自然条件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受海洋东南季风影响,冬季除受东北寒流影响外还受海洋暖流调节。气候总趋势是冬季较长偏暖,夏季凉爽,秋季较短,春季干旱多风。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四季分明,与同纬度内陆区相比有夏季凉爽适宜,冬季风小天暖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0.1℃,多年平均降水量744.7mm/a,降水的76%集中在6-8月份。 区内水系较为发育,大石河流域和汤河流域,由北向南流经本区,并各自注入渤海。两河分水岭位于秋子峪一带,地表与地下分水岭一致。大石河是流经保护区最大的河流,有许多支流汇合而成,构成树枝状水系,展布于柳江盆地地区;汤河流域位于盆地西部,区内河长10km,于南部鸡冠山口流出保护区。 3 区域地质概况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中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山海关隆起的南缘,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组成向斜构造。其中元古界及古生界环绕盆地边缘分布,构成向斜的两翼,中生界侏罗系分布于盆地中部,构成向斜的核部。 盆地基底为新太古界晚期混合花岗岩,其上为新元古界滨浅海相砂岩、泥灰岩,二者之间以吕梁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新元古界以蓟县运动所形成的平行不整合面与下古生界接触。 本区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为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加里东运动使本区脱离沉积,抬升、剥蚀近140Ma,而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和上古生界泥盆系、下石炭统。 上古生界以滨海相碎屑岩含煤建造和河流相碎屑岩为主。海西运动,使本区再次抬升,且抬升幅度较大,造成上三叠统仅局部发育,以角度不整合覆于二叠系之上。印支运动在本区表现为断裂、褶皱,侏罗系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侏罗纪本区火山活动强烈,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安山岩发育,早期燕山运动导致了本区构造原型盆地形成。 本区赋存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三套地层,时间跨度达20多亿年。区内可见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岩类。其中新太古界为变质岩,新元古界为碎屑岩和泥灰岩;古生界寒武系下部为灰岩,中部为碎屑岩,上部为竹叶状灰岩。奥陶系中、下统为灰岩。石炭系中、上统为含煤、含铝土矿碎屑岩。二叠系下部为含煤碎屑岩,中上部为紫色砂砾岩;中生界三迭系上统为碎屑岩;侏罗系下统为含煤碎屑岩,中统为火山岩。 地层沉积环境包括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及火山喷发相。丰富的沉积类型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区内各套地层中古生物化石丰富,尤以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纪的头足动物以及石炭、三叠纪和侏罗纪的古植物最为著名。该区矿产种类繁多,主要矿产资源包括煤、耐火黏土、水泥灰岩、玻璃用石英砂及其它金属非金属矿产。 4 地质遗迹资源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在较小的范围内,荟萃了中国北方20多亿年以来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24个组级地层单位、六大地壳不整合面和多种典型地质构造与地貌,人称“弹丸之地,五代同堂”。区内三大岩类出露齐全,各年代沉积地层发育良好,底层单位界线清晰,化石丰富多样。主要保护对象包括: (1)由吕梁运动、蓟县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所形成的六大不整合面; (2)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等三套地层; (3)古生物化石组合带; (4)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类; (5)不同级别的褶皱、不同性质的断裂及其他构造形迹; (6)金属、矿点、非金属矿化点; (7)岩溶作用形成的象鼻山、溶洞、天井、石芽、溶沟等; (8)流水作用形成的离堆山、跌水、河流阶地等。 5 保护对象的价值 (1)六大不整合面中,“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海西运动”不整合面、“印支运动”不整合面具有大区域对比意义。“吕梁运动”不整合面、“蓟县运动”不整合面、“燕山运动”不整合面具有区域对比意义; (2)柳江盆地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是进行野外地质教学实践、科普展示的最佳场所。 (3)多种类型的构造形迹对研究区域地壳运动发展史及其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供了一幅幅典型的构造图版。 (4)荟萃了众多的内生、外生

文档评论(0)

mx5976516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