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实证的研究.doc

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实证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全国十佳优秀社团标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小康协会 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实证研究 ——以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花园村为例 课题负责人: 易高翔 课题指导员: 黄锋 课题组成员: 刘琴 胡银林 钟旋坤 孙律 何长春 协会论坛: 即使没有能力去改变,也有责任去关注。 目录 一、课题提出……………………………………………………………………………………3 二、立项背景……………………………………………………………………………………4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4 〈二〉农民权益及保障情况…………………………………………………………………5 1. 农民土地权益的定义…………………………… ……………………………………5 2. 农民权益及保障情况……………………………………………………………………6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 7 1. 土地出让金及税费高,征地补偿低………………………………………………7 2. 失地农民就业难,长远生计无保障………………………………………………8 3. “拆房占地”在部分地区引发激烈冲突,埋下长期隐患……………………8 〈四〉政策进展和模式创新…………………………………………………………………9 1.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相关法律与政策的进展………………………………………9 2. 地方政府的创新模式分析……………………………………………………………10 三、研究内容……………………………………………………………………………………11 四、研究方法……………………………………………………………………………………13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六、项目创新性与可行性……………………………………………………………………14 〈一〉创新性……………………………………………………………………………………14 〈二〉可行性……………………………………………………………………………………14 七、项目研究预期成果……………………………………………………………………… 15 八、附件………………………………………………………………………… ………………15 一、课题提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呈几何数级增长,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征地、拆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征地拆迁补偿纠纷,被征地农民自焚以抗暴力、开发商故意压死人等恶性事件屡见报端,并引发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2年全国发生群体性事件十万余起,其中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总数一半之多,足见问题之严峻,社会各界的关注达到新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策略的作用下,城乡之间差距呈扩大化的趋势,作为农民赖于生存与保障的土地,伴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化发展,其所有权与使用权被迫以较低廉的价格转让,由此而造成农民更加相对贫困。过去那种简单的完全货币补偿或者房产置换的模式起不到长效作用,满足不了被征地农民的多种发展需求,容易导致失地农民后续生活失去保障,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我国城镇化建设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即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问题,如何有效地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就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然而,从立法上来说,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征地法来保障被征地者的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表述过于笼统,容易留下暗箱操作空间。根据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变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唯一途径是征用,征用的条件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现有法律尚未对“公共利益”的作出明确的界定,从而造成判定的主观性。在分税制催生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推动下,地方政府并不希望出台法规严格限定“公共利益”,因为目前多数拆迁征地行为都属于商业性质,利益博弈导致征地法难以出台,这造成了滥征、强征现象的泛滥。 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探索征地拆迁的补偿机制,其中涌现出了一些较好的做法,如广东潮州的货币补偿与留地安置并行”模式,河北邯郸的“长期生活补贴”即“吨粮田”模式,海南三亚的“主动拆迁与留物业安置”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中,政府不再是征地拆迁的主体,而仅仅以“裁判员”身份进行监督,比较有效地化解了拆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增进了社会和谐。这些相对成功的模式,给各地政府妥善解决征地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一直未能在其他地区推行。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