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九下《侍坐》word教学实录.docVIP

长春版语文九下《侍坐》word教学实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版语文九下《侍坐》word教学实录.doc

我的问题: 1、孔子为什么哂笑子路? 2、孔子为什么会“与点也”?又为什么要“喟然叹”? 3、几个弟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个性及才华有怎样的不同? 学生补充的问题: 1、最后一段后面有点混乱,不知道要说什么。 2、曾皙的说法与政治似乎无关,为什么会得到孔子的肯定? 3、孔子哂笑子路仅仅是因为“其言不让”吗? 关于“夫子哂之”—— 其一,子路过于率直。这是孔子一直在批评子路的地方。孔子因材施教,因为子路性格一直好勇,率直,急躁,所以抑其个性,以予教导。最后子路还是因好勇而亡身,不能不说孔子对子路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子路后来在卫国给大夫孔悝做邑宰(家臣),因卫国王室政变,不听同门劝告逃离,说身为家臣,怎么能够逃避,而归回卫国,被杀害。 其二,孔子的主张是“为国以礼”,子路的言说中却是“可使有勇”,不合乎礼制思路。 其三,子路不谦让。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温良恭俭让,子路显然远离标准。 孔子与子路感情极深,哂笑甚至打击一下,也不影响他们的关系。孔子也多次表扬子路的节俭。 关于“吾与点也”—— 其一,其境界,是真正的大同世界,天下太平,时局安定,生活富足,心情愉快,追求精神享受,悠游自在,这是真正高层次的生活途径,是令今人心向往之的图景。 其二,执政只是手段和途径,曾点的境界才是目的和归宿。政治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点说的不是政治,却在政治之上。 其三,孔子的愿望或许并非治理政事,他曾说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哪里还需要我去改变呢?或许,他的最大愿望与孟子无二,也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吧。 其四:喟然,是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 关于弟子性格及才华—— 子路:性情直率鲁莽,有政治才干。是伴随孔子左右、与老师感情颇深的弟子。子路的结局被孔子忧虑所中,最后果然因为性格上的恃勇逞强、不避祸患,在卫国担任大夫孔悝的家宰是时,遭遇卫国王室政变,被杀害,死后受醢刑,剁为肉酱。由此可见为什么孔子屡次抑制子路的急躁性格了。 冉有:偏重执事才能,所以说自己礼乐不在行,谦和礼让。 公西华:长于礼仪,有治国之才,礼让谦和,出言谨慎。 曾点:曾参(曾子)之父,淡泊名利,逍遥自在,雍容悠游。“高人”形象,韬光养晦,从容淡定。曾西身上散发着内在礼乐修养而积蓄的悠远从容,境界高远。 关于最后一段要点—— 只不过讲“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后面的意思,主要是肯定冉有、公西华出言谦和礼让,表示他们的才能足以治国。 课后延伸(由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点)—— “侍坐”究竟是怎样一种场景?古代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侍坐”形式?曾点的表现看来不太有礼貌,也不合乎礼仪,为什么反而得到孔子赞同?(包堉含同学拟问探究) 1、《汉典》资料: (1)在尊长近旁陪坐。 《礼记·曲礼上》:“侍坐於所尊,敬毋餘席。” 孔颖达疏:“谓先生坐一席,己坐一席,己必坐於近尊者之端,勿得使近尊者之端更有空餘之席。” 三国魏·应璩 《与满公琰书》:“适有事务,须自经营;不获侍坐,良增邑邑。”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把安老爷夫妻的座位安在东席面西……公子合金玉姊妹两个分两席打横侍坐。” (2)尊长坐着,己站立侍奉。唐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金友章》:“一夕, 友章如常执卷,而妻不坐,但佇立侍坐。” 2、补充: (1)陪君王谈道。《黄帝内经素问》:“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始终。” 《资治通鉴·魏纪一》:“王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2)侍坐的多种形式及规范:正坐礼节,在“侍坐于先生”、“侍坐于所尊敬”、“侍坐于君子”、“侍坐于长者”时,则要求更衿庄严肃。如侍坐于先生,应执弟子职,即“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曹砚农《中国古代坐法与礼仪文化》) 3、结论:弟子侍坐,与正式的教学有所区别。曾西悠然弹琴及从容作答,显示孔子与弟子之间谈学论道时气氛的融洽宽松,也表现曾点性格的悠游独特。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