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乡的榕树》教案??一、教学目的?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二、教学难点与重点?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三、教学方法及设想?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附:《乡愁》(台湾?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参考答案?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要点参考?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四)导入课堂练笔。?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2.在给一定的时间后请写好的学生当堂朗读,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五)教学附记。?1.课堂讨论应注意渗透的问题。?A.标题与内容的关系?故乡的景物诸多,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榕树呢?原来榕树一旦生长多年后,它的树枝可长成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新树干,这样一株会长成许多株。这在乡民的生活里必然是上苍赐予的聚?集场所,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了,一切乡情民俗也必然会在这里荟萃了。?所以标题一则体现出“寄情于物”的写作特色;二则也倾注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情感。榕树正是这些?的体现与寄托之物,以此为题也便于景物描写的集中和情感抒发的浓郁感人。?B.材料的安排顺序与效果?文章先借“榕树”这一事物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通过回忆发生在榕树下的往事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虽形散而神聚,条理仍有机、分明。?C.如何看待“驼背”老树的传说、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等细节??作者正是借写这些来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证明故乡人们的善良、正直,他们的淳朴、?可亲之处。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对这些不应只从迷信角度片面看待之。?2.板书设计。?在“驼背”上的“水手”梦?关于“驼背”的古老传说?亲情?令飘泊天涯的?故乡的榕树?女人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友情?异乡游子?农人们酷热时的纳阴乘凉?乡情?眷恋、思念?儿时难忘的夏夜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docx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野生菌中毒护理查房.pptx VIP
- 年产2万吨生物基全降解塑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FIDIC 认证项目经理水平考试试卷与答案.doc
- 48V100A储能电池BMS规格书(带10A限流)CAN+RS485.docx VIP
- 中国教育史(近代)课件.ppt VIP
- 2005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05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清版)DB41∕T 1432-2017 精密耐震压力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