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问题设计 (1)对于本实验中采用稍过量的 NaOH 反应的原因,教材中 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那么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 而造成少量 HCl 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 50 mL,并记 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 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差 (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 NaOH 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 会偏小,其原因是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 成测得中和热偏小。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 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偏小。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 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1·℃-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ΔH=-56.01 kJ·mol-1。 【例8】实验室用50 mL 1.0 mol·L-1 盐酸与50 mL 1.1 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在图 3-14-5 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 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 3-14-5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 形金属(如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 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填 “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所求 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改用 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 答案:(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不能 金属易导热,热量损失大 (3)偏低 (4) 增加 后者生成 0.055 mol 的 H2O ,而前者只能生成 0.050 mol 的 H2O 不变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 1 mol H2O 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题组一 反应热 1.(2013年北京高考)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太阳能集热器 D.燃气灶 解析: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项错误; 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错误;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项错误。 答案:D 2.(2012 年全国高考)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 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 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解析:由 A+B→X 为吸热反应,故X 的能量高于A+B 的能量;而总反应A+B→C 为放热反应,故C 的能量小于A +B 的能量,D 项正确。 答案:D 题组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2013年江苏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 2H2O(l) ΔH=-571.6 kJ·mol-1 B.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0 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 ΔH=-1.5 kJ·mol-1 解析: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3章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4章第1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4章第2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5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5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3角洲地区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6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6章第2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7章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解析:第17章第2讲《世界主要地区》.doc
-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2章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5讲《化学反应速率》.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6讲《化学平衡》.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7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9讲《盐类的水解》.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0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1讲《电化学基础》.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2讲《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组成与结构》.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3讲《烃 卤代烃》.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4讲《醇 酚》.ppt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