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学案3(沪教版第四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学案 课前学案 (一)韩愈和“古文运动” 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人。其郡望为昌黎郡(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区),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25岁中进士,做过唐朝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的官员。曾任吏部侍郎,故又被称为“韩吏部”。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的中唐时期。他在政治上比较守旧,倾向于维护当时豪族地主阶层的利益。但是他重视人材的培养和选拔,主张任人唯贤。他任监察御史时,曾提出减免赋役,并因此遭到贬斥。他反对藩镇割据,并亲身协助宰相裴度平定了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他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的佛教、道教,结果再次遭贬。这些方面虽然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但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韩愈在文学上的作为,主要是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的艳丽浮夸的文风。他大力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并且和柳宗元等躬行实践,终于把文章从形式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创作上,他们虽然强调学古,但是主张“辞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师其意不师其辞”,“文从字顺各识职”。这些理论,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柳宗元关于韩愈《师说》的几段论述: 1.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抗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正色,态度严正)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2.今世固不少章句师(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指给社会上学业有成的士人做老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敢为人师。(《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3.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师友箴·并序》) (四)韩愈传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师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 (《师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五、根据预习,完成下列各题。 [字音预习] 句读(  ) 或不( )焉  谀(  ) 苌(  )  聃(   ) 郯(    ) 欤(    ) 蟠(   ) 经传(  ) 传道(  )  贻(  ) [重点实词] 师(课文中出现26次)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吾师道也(          ) 吾从而师之(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十年春,齐师伐我(       )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   朔气传金柝(          ) 道 吾师道也(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策之不以其道(         )    何可胜道也哉(           ) 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文档评论(0)

文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