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语文 2.7 诗三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4.ppt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语文 2.7 诗三首课件 语文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提示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为时间过得太快而忧愁,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短歌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提示 (1)巧用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2)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出于《诗经·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了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了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3)借代。“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人是如何塑造的? 提示 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并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诗人不仅以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 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像电影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精神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铺陈的手法在《白马篇》中是如何运用的? 提示 铺陈的笔法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 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呼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到结束,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 《归园田居》(其一)的九至十六句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诗歌在写景状物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文具体内容分析。 提示 “方宅”四句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动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和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 1.文本审美 (1)《短歌行(其一)》 从这首诗的整篇内容来看,开头虽略显伤感、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向上的,能够反映出建安诗人的风骨及志向。本诗中比兴的运用,清新自然;景色的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