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道德失范,周王室的权威日渐衰落,诸侯之间称雄争霸,互相攻击。面对“天下无道”的形势,一些人开始失望而悲观,悲观而厌世,最后带着几分无奈走向了田园山林,成了崇尚清静无为的“隐者”。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一类人,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提出恢复“礼治”的政治主张。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他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开馆授徒,陷于困厄而不屈,遭遇讥刺而不坠。尽管孔子的思想主张有着落后保守的一面,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也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却激励了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 基础梳理 一、重要字词 1.字音字形 殆(dài) 桀溺(nì) 接舆(yú) 耰而不辍(yōu)(chuò) 怃然(wǔ) 黍(shǔ) 击磬(qìng) 荷■(diào) 2.通假字 是鲁孔丘与(通“欤”,语气词,吗)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通“尔”,你;“辟”通“避”,逃避) 植其杖而芸(通“耘”,除草) 使子路反见之(通“返”,返回) 3.重要词语 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耰而不辍(停止)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事) 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 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 不仕无义(出来做官) 晨门曰:“奚自?”(哪里) 鄙哉,硁硁乎(偏狭)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子路从而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止,留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洁,使……乱) 6.成语积累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隐者也 2.宾语前置 而谁以易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奚自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3.介宾短语后置 子路宿于石门 4.省略句 (接舆)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遇丈人,(丈人)以杖荷■ (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三、《论语》名句识记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朝闻道,夕死可矣。 句段剖析 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剖析: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剖析:儒家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样做完全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这种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是缺乏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历来为儒家所反对。 3.知其不可而为之…… 剖析:“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4.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剖析: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几句哀叹之中,包含了几多感伤,几分无奈。 结构图解 (一) (二) 荷 ■ 丈 人 对话体 子路 隐者 孔子 杏坛讲学 从而后 以杖荷■ 不仕无义 食sì 周游列国 拱而立 植杖而芸 君子之仕 见xiàn 《论语》 反而见 止子路宿 行其义也 洁、乱 [至]则行矣 后 记叙 议论 (止) 审美鉴赏 浅议“荷丈人”中的儒道之争 荷■丈人是春秋战国之交乱世中的隐者,属道家学派。先秦道家隐居遗世,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以追求内心调和;另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适己任性,甘贫贱以肆其志,“宁游戏污渎之中以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史记·老庄韩申列传》)。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通“途”)”(《文心雕龙·论说》)。“与尼父争涂”的主要原因,是孔子的热心救世与其政见不合。明乎此,就不难理解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