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训练: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三(人民版必修三).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训练: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三(人民版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历史·必修3(人民版)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B.其中的“风”是民歌 C.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D.这些诗歌都是由孔子创作的 解析:孔子述而不作。 答案:D2.西汉时期兴起的一种新文学体裁是(  ) A.楚辞 B.赋 C.诗歌 D.散文 答案:B 3.“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 解析: A项属于《诗经》,C项出自《杜陵叟》,D项为宋词,均不能选。 答案:B4.《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解析:诗经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现实,A、C显然不符合。材料并未体现封建纲常礼教,故D不正确。从材料“抱布贸丝”可以判断B项正确。 答案:B5.(2014·盐城期中)清代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记载,“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下列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 A.小说被社会更多阶层所接受 B.小说的影响力十分广泛 C.儒学不再居于统治地位 D.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 解析:材料表明因为小说经过说书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浅显易懂从而广为传播,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所以A、B、D都能反映;结合所学可知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 答案:C6.(2013·西城模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解析:由“盛唐”“痛快淋漓”“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判断这是豪放诗人李白。 答案:C7.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 解析:根本原因从经济方面去选择。 答案:B8.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异 解析:辛弃疾为南宋词人,由于南宋偏安江南,辛弃疾的词增添了许多慷慨悲壮的爱国之情。 答案:C9.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  ) 解析:根据所学,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得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适应市场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出现,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本题应选D项。 答案:D10.(2013·汕尾测试)“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解析: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但经过了文学加工不是原始资料,排除A项;盛泽镇在南方,B项错误;材料的描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问题,排除C。题干材料可以是研究明代短篇小说的直接材料,故选D项。 答案:D二、非选择题 11.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材料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请回答: (1)材料一诗句有何特点?试说明其所处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诗句又有何特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