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同步练习:演讲与辩论《齐桓晋文之事》.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人教选修)同步练习:演讲与辩论《齐桓晋文之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18 齐桓晋文之事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述说,谈论。 保民而王 保:爱护,安抚。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隐瞒,隐藏。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视力。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形:情形,表现形式。 D.天下之欲疾君者 疾:憎恨。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通达。 解析 B项隐:痛惜、哀怜。 答案 B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愿枉车骑过之/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B.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彼且恶乎待哉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D.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解析 A项拜访;走过,经过。B项怎么;什么。C项道路;取道,经过。D项称王。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③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④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见”字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见”字不相同。 C.两个“为”字不相同,两个“见”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相同,两个“见”字不相同。 解析 ①为:做。②为:连词,相当于“因为”。③见:看见。④见:介词,表被动。 答案 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彼恶知之 ②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B.①刑于寡妻 ②然后从而刑之 C.①弱不可以敌强 ②以弱天下之民 D.①其若是,又孰能御之 ②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解析 A项恶:怎么/不好。B项刑:通“型”,作榜样/处罚。C项弱:弱国/削弱。D项若:像。 答案 D 5.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B.是以后世无传焉,民未之闻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解析 A项为主谓倒装,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 答案 A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0题。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6.下列加点的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A.至若春和景明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C.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D.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解析 D项和例句都当“视力”讲。A项明媚;B项圣明;C项明白地。 答案 D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百姓之不见保 B.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C.度,然后知长短 王请度之! D.吾力足以举百钧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解析 B项都当“孩子”讲。A项看见/表被动;C项用尺子去量/思考;D项举起/拿、用。 答案 B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B.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有复于王者曰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D.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解析 A项都是转折连词。B项来/用;C项向/在;D项表原因/表凭借。 答案 A 9.下列对本文段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段选自《孟子》,文中孟子极力宣传了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指出“王之不王”是因为齐王没有实行仁政,而不是做不到。 B.文中引用了《诗经》的内容,借以说明推行仁政,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再推而广之,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C.“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互文的句子,意即“推恩”可以“保妻子”,也可以“保四海”;“不推恩”则保不了“四海”,也保 不了“妻子”。 D.文段中突出运用了比喻、比拟、对比和排比等手法来加强说理的气势,正体现了《孟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