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VIP

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遒劲(jìn) 长篙(gāo) 忤(wǔ)逆 长歌当(dāng)哭 B、瓦菲(fēi) 河畔(bàn) 寥廓(kuō) 博闻强识(shí) C、租赁(lìn) 泥土(ní) 发酵(jiào) 屏(bǐng)息以待 D、浸渍(zì) 莅(wèi)临 谄(chǎn)媚 浪遏(è)飞舟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瞋视 忸怩 喋血 人头攒动 B、撰写 班斓 旗杆 陨身不恤 C、嘻笑 易帜 凄惋 不能自已 D、蹒跚 颓圮 欠意 绿草如阴 三、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像梁任公先生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的话是很难听得到的。 2、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 3、散文,就像这山谷的“岩滴”,道旁的“野花”,引人从一个极小极细的“平凡处所”,走进一个丰富而????????的“极乐世界”。 A、自负 蕴含 深邃 B、自得 内涵 深沉 C、自得 蕴含 深沉 D、自负 内涵 深邃 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们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B、听他这篇文章和读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C、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 D、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五、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现代诗人,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早期诗歌意象朦胧、含蓄。因《雨巷》的发表轰动一时,被称为“雨巷诗人”。 B、《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药》都是《呐喊》中的优秀小说。 C、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D、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少年主人公坎坷而又富于传奇性的故事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与艰辛。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记》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滩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