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尔茨海默病从肝论治探微.pdf
2009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 6期
治性青光眼的疗效 [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4,24 膜与丝裂霉素c的对 比研究 [J].眼科学报 ,2005,21(2):
(2):123—125. 84—91. .
[23] 郑康铿,黄梓材,邹海棠,等.青光眼小梁切除中应用羊 收稿 日期 :2009—05—05;修订 日期 :2009—06—03
阿尔茨海默病从肝论治探微
秦祖杰 。秦祥仁
(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 西 南宁 530001)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药疗法 ;肝气郁结
中图分类号 :R749.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5817(2009)06—1076—02
doi:10.3969/j.issn.1001—5817.2009.06.095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AD)即老年性痴呆 ,这是 可化火 ,上扰神明,而症见:狂乱心烦、言语错乱 ,喜外出乱动,
一 组原因未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 不识家门,健忘多语 ,急躁易怒 ,失眠多梦,口干 口苦 ,舌红苔
期,以与年龄有关的进行性痴呆、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 ,同时伴 黄 ,脉弦或数。治 以疏肝解郁 ,清热开窍安神。多用平肝潜阳
有精神行为异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严重 息风药,该类药物在治疗 AD常用 中药归经和功效归类 中排第
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 三位…。如水牛角(犀角)、天麻、钩藤、黄连、黄芩、大黄 、牛黄、
常,甚至意识模糊 ,最终可导致死亡 。AID属于中医 “呆病”、“痴 栀子、丹皮、龙胆草、珍珠末、酸枣仁、冰片、石菖蒲等 。方选黄
呆”“郁证 ”、“癫证 ”、“狂证”等范畴。笔者针对该病 的不 同临床 连解毒汤、丹栀逍遥散 、化肝煎联合天麻钩藤汤、安宫牛黄丸、
表现,结合中医的病因病机 ,以虚实两端,从肝对AD的辨证分 牛黄清心丸等加减 。
析。 2.3 肝郁痰凝 本型患者因于肝郁气滞 ,水湿 内停 ,痰浊 自
1 辨证分型依据 生 ,或肝郁克脾 ,脾失运化 ,痰浊 内生 ,而致清窍被蒙,脑络受
情志失调是导致痴呆 的重要原 因。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 · 阻,脑府失养 ,神机失用而发病 。其人多抑郁或见形体肥胖 ,症
六郁》中指 出:“气血冲和 ,百病不生 ,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 见:无语 ,纳呆腹胀 ,倦怠乏力,头眩胸 闷,呕恶痰涎 ,甚则痰声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其论证六郁既可单独为病 ,也可相 因致 漉漉,舌质淡胖 ,苔滑腻 ,脉弦滑。治 以疏肝解郁,祛痰开窍益
病 ,但 以气郁为关键 。清 ·陈士铎 《辨证录》立有呆病 门:“大约 聪。刘维宾等对历代益智方药用药规律 的研究证实:祛痰利
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 ,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景岳全书亦 湿 ,开窍益聪是改善和提高智力的一个重要方法L2J,常用药为
云:“痴呆证 ,凡平素无痰 ,而或 以郁结,或 以不遂 ……而渐致痴 青礞石、沉尹、石菖蒲、郁金、清半夏、枳实、瓜蒌、柴胡、白芍、茯
呆。”在流行病学调查 中发现 ,A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这与 “女 苓、白术、远志等。方以礞石滚痰丸、通郁汤加减。
人多阴,遇气多郁 ”(《医学传灯》)不无关系。由此可见情志抑 2.4 肝郁血瘀 本型患者病在 中后期 ,因于肝失疏泄或肝不
郁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