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VIP

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 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B.汉代商人已成为古代社会最活跃的人群之一 C.唐代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已十分兴盛 D.明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也开始发展迅速 6.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反对种族歧视政策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A.技术支持 B.原料的支持 C.市场需求 D.资本支持 11.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 A. 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B. 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 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D. 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中说:“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 B.我国商品经济在清初达到顶峰 C.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徽商的衰落 D.道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解体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1.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1.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下表是1913~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从这组统计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品种 1913年 1916年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1931年 1936年 原料 29.1 24.7 23.9 31.3 35.4 37.7 35.8 半制成品 38.7 43.2 37.5 38.9 34.8 32.5 23.2 制成品 12.2 11.0 14.6 13.8 13.3 13.6 16.3 ①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②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③一战之后民族工业发展依然较快 ④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   B.C. D. 20.造成下表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中国关税收入总额及在中央政府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