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饮食文化变化
3.居室建筑变化
[知识归纳]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渗透。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着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变化的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4)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思维导图]
史料一
图一 晚清上海 图二 民国初 图三 1922年孙中山
衙门百姓跪官年躬身问候与宋庆龄接见美国记者希尔,亲切握手解读 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交礼仪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史料二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解读 史料列举了许多吃、用的洋货,并且用“新到”打广告宣传,表明当时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崇尚西洋事物。
史料三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解读 史料表明19世纪末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在吃、穿、住、行等多方面均出现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特点。
史论1 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特点
(1)受西方影响明显。
(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发展不均衡,如在空间范围上,在开放口岸、都市变化快、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小。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不平衡”还包括近代习俗变化的不平衡。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交融,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史论2 新中国成立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3)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4)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2013·四川高考)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因为受中国古代轻视艺人思想的影响,民国时期影视明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故B项错误;民国时期明星代言并没有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
2.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以后,西装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因此,A、B、C三项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
3.20世纪初,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旋即扫荡中南重镇武汉,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咔嚓”声。热情最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这主要是由于( )
A.外国传教会的组织
B.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
C.“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
D.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
答案 D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有关断发易服的法令,推动了剪辫运动的发展。
4.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
A.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婚姻习俗发生变化,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A、B、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
5.(2013·重庆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复习:《章末整合提升》9(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复习:《章末整合提升》10(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1《地球与地球仪》(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2《地图》(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3《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4《地球的自转》(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5《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人教版).doc
- 2015高考地理教学设计一轮题库:13-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二十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三《古达中国的思想文化》.doc
- 2015届高考人教版数学(理)一轮课时作业:第1章 第1节《集合》.doc
- 2015届高考人教版数学(理)一轮课时作业:第1章 第2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doc
- 2015届高考人教版数学(理)一轮课时作业:第1章 第3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doc
- 2015届高考人教版数学(理)一轮课时作业:第2章 第1节《函数及其表示》.doc
最近下载
- 2024年天津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模板专题精讲精练6 人口类综合题 .pdf VIP
- DB64 1522.1-2024养老机构安全应急处置规程 第1部分:老年人意外.pdf VIP
- 《食品科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pptx
- GB51158-2015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 电机检修方案.doc VIP
- 一种高油脱盐乳清配料粉及其生产工艺.pdf VIP
- 日文简历履历书模板大全.pdf VIP
- 入团志愿书电子版其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入团志愿书电子版.pdf VIP
- TZJ 3001-2017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完整版).doc.docx VIP
-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中学校本教材系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