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4 No. 4
怯懦者的吟唱
———浅析《阿尔弗雷德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张 碧 竹
( 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系 , 北京 100091)
[摘要] 《阿尔弗雷德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 T ·S ,艾略特 1915 年发表的处女作 。该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大量的引经据典 ,意象叠加和特定语句的重复 。反映了希望破灭的时代 ,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探索 ,寻求灵魂的拯
救 、再生 。
[ 关键词] 客观对应物 ; 历史意识 ; 英雄双韵体 ; 反浪漫主义
[ 中图分类号] I56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4)
《阿尔弗雷德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 T ·S ,艾略特 1915 今世来反驳 Guido 所说的一切 ,所以他能够无所顾忌地直叙
年发表的处女作 ,收录于 1917 年出版的《普鲁弗洛克与其它 胸臆 。艾略特的这种引经据典的偏好与他追求艺术的“过去
观察》这部诗集的首篇 。《情歌》的思想主题与创作手法经不 现存性”是密不可分的。艾略特认为历史的意识含有一种领
断扩展 ,融入到艾略特后来的诗歌创作中 ,成为英美现代派 悟 ,诗人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 ,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
诗歌的早期代表作品;为蜚声文坛的长诗《荒原》和使其获得 存性 ,从而使其作品既具有时代特征 ,又富有历史感 。这种
诺贝尔文学奖的《四个四重秦》打下了基础 。《阿尔弗雷德 · 历史意识的“过去现存性”在诗文的许多地方一再出现 ,为深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英语国家文学课的必读篇章 ,是理解 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诗中诗人大量借用《圣
和欣赏艾略特诗歌的钥匙 。诗中的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因此 经》中的典故 ,莎翁的笔下的人物 , 并直接引用马娄的情诗
也成为有文化修养 ,怯懦敏感 、优柔寡断、裹足不前的理想主 《献给扭捏的新娘》的诗句 。许多人认为艾略特的诗晦涩难
义者的代名词 。普鲁弗洛克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 ,他 懂 ,而这种晦涩对于宗教和文化背景与西方人迥异的中国读
深深陷于破灭的理想主义中 ,却不能 自拔 :他渴望欲望得到 者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然而也正是这种挑战性使他的诗更
满足 ,却不知欲望为何物 。他的情歌并不是对美好爱情的憧 耐人寻味、更深邃悠远 、更能反映错综复杂的西方现代生活 。
憬与赞美 ,而是对欲望冲动的梦呓 ,是心灵受到地狱般煎熬 诗的正文部分以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向读者发出的邀请
的人发出的痛苦呻吟 。这首诗展示了现代西方人精神生活 开始 。诗一开始便把读者邀请进入到“you and I ”这个单元
的困顿与危机 ,人们陷于失落 、孤独 、怀疑 、恐惧和 自我否定 中 ,加入到由“你和我”组成的整体去实施某种行动 。在艾略
的重重包围中。在这梦魇般的世界里 ,人们迷惘困惑 、心灵 特看来 ,“自我”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它是主观的 ,具有不可知
枯竭 、精神荒芜 、无所适从 。普鲁弗洛克便生活在这样一个 性和独立性 ,另一方面它又是客观的 ,被我们感觉为身体 ,并
充满错觉 、虚幻 、痛苦 、虚伪的自我欺骗的世界中。 与客观世界相联系 。在艺术上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表现为一
《阿尔弗雷德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由诗序和诗文两部分 种模式 ,即自我意识 ,或 自我抒发 。这种 自我意识有着双重
组成 。诗序选 自但丁的《神曲》,身在地狱的 Guido , 向但丁坦 性 ,即我们自己观察和审视 自己 ,我们 自己既为主体又为客
白他今世所犯下的罪恶 。由于没有人能从幕府阴间重返到 体 ,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