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期导读
最新动态
★第八届“珠江论坛”举办中药现代化发展亟需突破瓶颈
★国内更多优质中药将进入医保项目
精品论文推介
最新专利
★一种治疗腹胀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粉刺的中药膏
★一种治疗尿毒症的中药胶囊
★一种温经散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中药
相关数据
中药材降价是目前主流
来源:【中药材】 2012-11-9
业内料明年仍会窄幅调整,并呼吁产销透明减少价格大起大落
用来补气健脾的太子参售价同比下降了22.73%;用来活血行气的川穹同比下降了28%……中药材在几年的高烧后,从下半年开始进入持续降温状态。但作为我国使用量较大的大众中药材品种三七却在8月同比下滑25%后,最近价格又迅速“回暖”。涨涨跌跌中,究竟未来中药材行情如何走?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主任贾海彬昨日对记者表示,中药材价格在高库存和需求跟不上的双重因素下,整体呈现价格下跌的状态,料明年这种降价局面还会延续,但降价幅度不会很大。
1、降价是目前主流
来自兴业证券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步入10月后,太子参货源走动一般,药商多表现为勤进快消,而该品种的价格则下滑至170元/公斤,环比下降5.6%,同比下降22.73%;红参的价格也在下降,在11月初其价格为160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7%;川芎价格为13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下滑28%;丹参价格为16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下降6%。而作为我国使用量较大的大众中药材品种三七,今年以来的价格走势则如“过山车”般。8月时,由于三七产新逼近,加之产区农户提前采挖、新货应市量不断增加等情况,各规格三七价格均出现约25%的下滑;到了9月初时,“无数头”及“80头”三七价格分别为520元/公斤及560元/公斤。不过由于10月下旬不断有药厂和市场商家购货,行情又现迅速反弹,11月初,“无数头”及“80头”三七价格分别回升至660元/公斤及700元/公斤,环比上升约16%。
不过,整体来看,根据中药材天地网的监测数据,10月份,中药材升价品种有206个,总比约37%;降价品种311个,占比约55%;平价品种44个,占比约8%。其中降幅较大的:桂枝同比降幅超60%,陈皮同比降幅约达60%,麦冬同比降了约50%等等。
2、库存高、需求不足是主因
对于上述三七、太子参等大众中药材的不同表现,业内有多种解读,而关于后市这些大众药材如何表现则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分品种来说,如川穹,兴业证券中药行业分析师邓晓倩表示,川芎市场用量较大,其往往受到市场的追捧,是一个价格变化较为频繁的品种。在陈货库存较丰、2012年产新量较大等因素的作用下,其后续价格仍将低迷。
而对于太子参,兴业证券中药行业分析师项军则表示,考虑到2011年太子参产量明显增加,今年其产新量继续增多,该品种之前价格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供需变化,因此,未来价格变动还需要紧密跟踪。
与太子参后市难言、川穹后市低迷的情况不同的是,分析师们认为三七后市价格将继续下降。邓晓倩称,“三七自2009年以来价格不断抬升,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考虑到三七的生长周期为3年,而伴随2012年产新上市量不断增多,其价格将继续回落。”
而因为三七在中药市场用料较大,其价格下滑的信号被业内解读为将带领整个中药材市场降温。贾海彬向新快报记者解释了药材下降的两大因素,一方面,自从去年7月药材市场出现拐点后,多年居高不下的中药材价格,吸引一批种植户种植,而随着供给的增加,进而造成了高库存局面的出现。
“另一方面,今年经济形式不大好也是中药材下降的一大因素,需求跟不上,原本高企的库存就更难消化了。”贾海彬预计,明年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幅度估计不会太大,窄幅调整是大概率事件。他表示,希望整个中药材产业加强信息透明化,加强供需两端的有效对接,种多少、种什么品种如果在种植前就沟通的话,将对存货率有较大的调整作用。因此,不少业内专家呼吁,用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规范其栽培种植。
规范种植 确保中药材质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2-11-12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使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致富的希望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发展的背后,应该更加重视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不能滥施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而且不要违反规律地盲目引种药材使药材质量退化。这些都是目前阻碍中药材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药材的地道性与质量安全是中药材种植规范不容忽视的问题。
道地性种植不可乱
“别让劣质中药毁了中医!”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发出这样的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药材生产、流通环节进行专项整顿。中药材以及后续饮片质量均与药材产地密切相关,如地黄中的梓醇含量,河南武陟产的含量为0.81%,浙江仙居产的为0.001%,差距达800倍,如不严格标注产地,会让中药材市场鱼目混珠。再比如,市场上的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