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绿素加工专用大麦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优化.pdfVIP

麦绿素加工专用大麦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邬飞波副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回首过去三年充满挑战与艰辛 的硕士学习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上,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导师认真、细致的指导和关怀。 她忘我的工作热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我学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值此论文完成之 际,谨向她致以由衷的感谢! 在试验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本系张国 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关心,同时感谢丁守仁教授、周伟军教授、陈锦新副教授、高 瞻老师、叶子弘老师、蒋淑丽老师和园艺系钱亚榕老师以及农学系其他老师的热心帮 助:感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科的袁熙贤等老师给予的关心与帮 助;感谢环境与资源学院方萍教授和石伟勇教授、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金志风小 姐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农学系研究生程旺大、蔡保松、汪军妹、郭天荣、张国庆、陈爱国、陈光财、 邵国胜、俞国琴、王戈亮、陈仲华以及蒋国祥、郑珊娟等同学的热心支持和帮助,在 几年的相处中结下深厚的友情,给紧张艰苦的学习生活留下难忘的美好回忆。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特别感谢父母和家人、朋友对我学业的支持和无私奉献,谨 以此文献给他们,表示对他们的深情回报。 最后向参加本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武红霞 2003耳5月于华家池 麦绿素加工专用大麦的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优化 摘要 麦绿素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叶绿素、矿物质、维生素、酶等的天然营养保健品。 近年来,国内外对麦绿素的研究开发进程明显加快,生产和消费量呈迅速上升的趋势。 作为麦绿素加工原料的大麦嫩叶,其生产量也相应明显增加。麦绿素专用大麦生产的 方式完全有别于普通啤用或饲用大麦的生产,它以生产嫩叶(营养器官生物量)为对 象.但目前在生产上人们仍基本沿用常规大麦品种及其栽培模式,存在着产量不稳不 高的问题。本研究通过2000.2002年两季田间试验,试图筛选出苗期耐高温、分蘖力 强、长势旺,嫩叶中富含叶绿素、蛋白质、SOD酶、有益矿物质(如钾)等营养物质 主要结果如下:鬟茎:#潲袱殿躲炫鲈舰狱椴鼬钦懿斛。P\ 1.根据麦绿素专用大麦的品质要求,对国内外引入品种进行了大田种植筛选试验, 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的嫩叶产量、SOD酶活性、蛋白质及K含量等产量和品质性状, 及刈青后再生能力,最终发现莆大麦苗期耐高温、分蘖力强、长势旺,嫩叶中富含叶 绿素、蛋白质、SOD酶、有益矿物质(如钾)等营养物质,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麦绿紊 麦绿素大麦生长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从播种到 出苗、第一次收获所需天数依次延长,单行分蘖以第4播期最高,第6、7播期最低; 第3、5播期的产量最高,品质也较优,第1、4播期的品质最优,产量也较高,而第 6、7播期产量和品质都较差。因此,麦绿素大麦的适宜播期是第1、3、4、5播期(9 3.以两个大麦品种为材料,在杭州条件下分7期播种,研究了麦绿素加工专用大麦 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收获期产量与播种后第1旬平均温度呈显著 正相关,与第1、2旬的累积雨量显著负相关:第二收获期产量与第一次刈青后第2 旬平均温度、第3旬降雨量显著正相关;三期总产量与播种后第2旬的平均温度呈极 显著正相关,与第6旬平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分别建立了第一收获期产量、三期 总产量与生长天数、积温、降雨量及播种后第1、2、3旬平均温度的一元二次回归模 型,通过寻优获得了在第一收获期高产基础上获较高总产量的适宜气象生态条件:生 别为19.0~19.2。C、14.9。C、12.O~14.8。C,月平均温度14.8~16.5。C。 4.不同肥料处理(有机肥、有机肥+海藻肥、有机肥+菌肥、有机肥+化肥、化肥)对 麦绿素用大麦产量和品质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有机肥基施配合追施化肥三期鲜叶总产 和品质性状优于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处理,嫩叶蛋白质、SPAD值、SOD酶、硝酸还原 酶活性、叶绿素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硝态氮含量较低;单旌化肥干物 质积累虽略高于有机肥基肥配合追施化肥,但嫩叶Vc含量显著较低,且硝态氮含量 显著较高:追施海藻肥、菌肥虽有利于降低硝态氮含量,但产量显著低于有机肥基肥 配合追施化肥。

文档评论(0)

ww8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