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二).docVIP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人教版必修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2(人教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基础达标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商周时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B.最早发明了丝织技术 C.唐朝前期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D.春秋时期已能制造铁制农具 答案:2.(2014·福建会考)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 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B3.(改编题)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A.铁兵器 B.陶罐 C.青花瓷 D.铜壶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时间限制“汉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故C项正确;铁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陶器、铜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都可能在汉墓遗址中出土不A、B、D三项错误。答案:C4.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 A.雇佣工人 B.资本家 C.奴隶 D.地主 答案:5.(2014·嘉兴基础测试)下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它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用于(  ) A.灌溉 B.制瓷 C.纺织 D.冶铁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东汉、杜诗、供风形式”及图片反映供风装置的动力是水力由此可知是东汉杜诗创制的水排用于冶铁故D项正确。答案:D6.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答案: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 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五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乾隆《苏州府志》卷3 问题: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2)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各属于哪种手工业类型? (3)比较材料三、材料五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材料一指的是丝;材料二变为棉;原因是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2)类型: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区别: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说明: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素能提升 1.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 C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题干给出的限制性条件信息是时间“商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属于西汉墓黄道婆是元朝人《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因此A、B、D三项分别反映了西汉、元朝和东汉纺织业的发展水平。故答案为C项。答案:C3.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记载:“棉之为用……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  ) A.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纺织业中心的大量出现 C.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 D.棉花种植面积的普遍扩大 解析:从材料中“棉之为用……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可知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A4.“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 A.浙江的青瓷 B.江西的粉彩瓷 C.河南的“唐三彩” D.四川的白瓷 答案:5.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