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四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例4】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实数.求证:由y=ax2+2bx+c,y=bx2+2cx+a和y=cx2+2ax+b确定的三条抛物线至少有一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思路点拨:本题直接证明较困难,可用反证法证明. 证明:假设题设中的函数确定的三条抛物线都不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任何一条抛物线与x轴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由y=ax2+2bx+c,y=bx2+2cx+a,y=cx2+2ax+b, 得Δ1=(2b)2-4ac≤0,Δ2=(2c)2-4ab≤0,Δ3=(2a)2-4bc≤0.上述三个同向不等式相加得, 4b2+4c2+4a2-4ac-4ab-4bc≤0, ∴2a2+2b2+2c2-2ab-2bc-2ca≤0. ∴(a-b) 2+(b-c)2+(c-a)2≤0. ∴a=b=c.这与题设a,b,c互不相等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 变式探究 4.若0<a<1,0<b<1,求证:ab与 (1-a)(1-b)不能都大于 . 课时升华 1.综合法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证明方法,又叫顺推法.它常见的书面表达形式是:“∵L′,∴L”或“L′?L”. 利用综合法证明“若A,则D”命题的综合法思考过程可表示为: 综合法的思维过程是由因导果的顺序,是从A推演达到D的途径.但由A推演出的中间结论未必唯一,如B,B1,B2等,可由 B,B1,B2能推演出的进一步的中间结论则可能更多,如C1,C2,C3,C4等等,最终,能有一个(或多个)可推演出结论D即可. 2.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它常见的书面表达形式是:“要证L,只需证L′”或“L′?L”. 对于命题“若A,则D” 利用分析法证明的思路图如下: 分析法的思考顺序是执果索因的顺序,是从 D上溯寻其论据,如 C,C1,C2等,再寻求 C,C1,C2的论据,如B,B1,B2,B3,B4等等,继而寻求B,B1,B2,B3,B4的依据,如果其中之一B的论据恰为已知条件,于是命题已经得证. 3.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起来使用.如命题“若P,则Q”的推演过程可用框图表示为: 4.反证法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常常是在利用直接证法如综合法、分析法有困难时利用反证法来证明,即“正难则反”. 感 悟 高 考 品味高考 1.(2011·北京卷)如图所示,在四面体PABC中,PC⊥AB,PA⊥BC,点D,E,F,G分别是棱AP,AC,BC,PB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BCP; (2)求证:四边形DEFG为矩形. 证明:(1)因为D,E分别为AP,AC的中点,所以DE∥PC.又因为DE?平面BCP,所以DE∥平面BCP. (2)因为D,E,F,G分别为AP,AC,BC,PB的中点, 所以DE∥PC∥FG,DG∥AB∥EF.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PC⊥AB,所以DE⊥DG,所以四边形DEFG为矩形. 2.设C1,C2,…,Cn,…是坐标平面上的一列圆,它们的圆心都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都与直线y= x相切,对每一个正整数n,圆Cn都与圆Cn+1相互外切,以rn表示Cn的半径,已知{rn}为递增数列. (1)证明:{rn}为等比数列; (2)设r1=1,求数列 的前n项和. 高考预测 1.一个几何体是由圆柱ADD1A1和三棱锥EABC组合而成,点A,B,C在圆O的圆周上,其正(主)视图、侧(左)视图的面积分别为10和12,如图所示,其中EA⊥平面ABC,AB⊥AC,AB=AC,AE=2. (1)求证:AC⊥BD; (2)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 ◆高考总复习?数学?(文科)◆ ◆高考总复习?数学?(文科)◆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考 纲 要 求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课 前 自 修 知识梳理 一、直接证明 1.综合法:从题设的已知条件出发,运用一系列有关已确定真实的命题作为推理的依据,逐步推演而得到要证明的结论,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的推理方向是由已知到求证,表现为由因索果,综合法的解题步骤用符号表示是:P0(已知)?P1?P2?…?Pn(结论). 特点:由因导果,因此综合法又叫顺推法. 2.分析法:分析法的推理方向是由结论到题设,论证中步步寻求使其成立的充分条件,如此逐步归结到已知的条件和已经成立的事实,从而使命题得证,表现为执果索因,分析法的证题步骤用符号表示为B(结论)?B1?B2?…?Bn?A(已知). 特点:执果索因,因此分析法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 二、间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7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8二项式定理及数学归纳法理.ppt
- 高考一博【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4届高三数学二轮总复习常考问题19几何证明选讲理.ppt
- 【志鸿优化设计】201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九第3讲函数与方程思想课件文新人教A版.ppt
- 高考直通车【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3-2-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课件湘教版必修2.ppt
- 高考直通车【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课件苏教版选修2-1.ppt
- 高考直通车【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12章末归纳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5.ppt
- 高考直通车【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13-2-1古典概率模型课件湘教版必修5.ppt
- 高考直通车【导与练】2014高考数学大二轮(高考真题自测+热点考向突破)第1讲多面体与球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导与练】2014高考数学大二轮(高考真题自测+热点考向突破)第1讲概率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七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四节基本不等式≤(a,b∈R+)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四节基本不等式≤(a,b∈R+)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五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五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一节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课件理.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六章第一节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课件文.ppt
- 高考直通车【金版学案】2014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七章第八节双曲线(二)课件理.ppt
最近下载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2420240805.pptx VIP
- 【精编版】部编教材四年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作业(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BHE-336F风电-光伏箱变智能监控装置说明书.pdf VIP
- 通力电梯LCE无机房KDM KDL中文注释版电气原理图.pdf
- 第二单元+探索+3+物联网的定位技术+课件+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教版美术七上 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表达》课件.pptx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物流经理竞聘笔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1).doc VIP
-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docx VIP
- 2025年压裂装备市场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