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中文摘要
脱位复位法联合EC胶治疗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复杂
三踝骨折的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踝关节是人体的承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踝关节
极易受到损伤,踝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三
踝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属关节内骨
折,常伴有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及踝关节的脱位,治疗困难,
效果欠佳,尤其是对于后踝呈粉碎性骨折的三踝骨折,其复
位及固定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治疗后往往留有一
定程度的后遗症,轻则行走不稳,重则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
节炎,乃至关节僵硬。目前治疗三踝骨折主要有两种方法:
1手法复位后石膏托固定;2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随着人
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三踝
骨折己成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选用的治疗方法。三踝骨折中
内踝及外踝因其解剖位置表浅,其手术方法较为简单,已为
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掌握;对于后踝骨折,则显露方法较多,
但因后踝解剖位置较深,加之周围韧带、肌腱的牵拉阻挡,
常用的手术方法难以暴露清楚,尤其是对于后踝呈粉碎的病
例,每一个碎裂的带有关节面的骨块往往体积较小,现有的
固定材料诸如钢板、螺钉、克氏针等难以使其牢固固定,术
后如脱落易成为关节内游离体,影响踝关节功能,但如将其
全部丢弃,又将大大增加术后踝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
后踝骨折块及其关节面的显露、复位及固定往往更为困难。
本论文旨在探讨医用耳脑型(EC胶)对骨软骨骨折愈
中文摘要
合的影响、在三踝骨折手术中将其用于粘合固定后踝粉碎软
骨块的可行性,及应用踝关节外侧脱位法显露三踝骨折手术
中粉碎性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的优越性,并对三踝骨折中其
它的相关问题做出讨论。
方法:
l实验研究部分: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
两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左膝关节造成关节面连同部分
骨质骨折后,实验组单纯用EC胶粘合复位固定;对照组应
用交叉克氏针复位固定。术后在4、6、8、12周分别取材,
每次每组动物处死5只,将标本仔细去除肌肉后进行大体观
察、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同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血
清钙水平。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观察骨愈合情况,并进行统
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2临床研究部分:观察2000年以来40例后踝呈粉碎性
骨折的三踝骨折病例,后踝骨折片均占关节面至少25%,分
为两组,每组2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组应用踝
关节外侧脱位法暴露后踝,并应用EC胶粘合固定带有关节
面的微小骨块,而后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踩;B组根据后踝
骨折块移位方向,而分别采用内外踝的偏后侧切口来显露后
踝,不对带有关节面的微小骨块进行特殊固定,或将其取出,
而后用可吸收螺钉或松质骨螺钉固定后踝。术后均对踝关节
石膏托外固定6周,两组共40例病人全部随诊,平均随诊
14个月,根据AOFAS踝一后足评分系统(美国足踝外科协
会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对
两组病人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
中文摘要
结果:
1实验研究部分:术后4、6、8、12周进行大体观察、
组织学观察、X.线影像学及血清生化检查。大体观察及X.
线影响学检查:实验组:骨折片无移位,4周及6周时骨折
线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未见EC胶残留物;8周时
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断端大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被新生骨填
充;12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对照组:骨折片无移位,
4周及6周时骨折线模糊,骨折断端有骨痂形成,内固定物
固定牢固;8周时骨折线基本消失,骨折断端大量骨痂形成,
骨折线被新生骨填充;12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组织
学观察:实验组:4周时,软骨逐渐成骨,EC胶未完全降解
前有部分爬行替代过程,两断端向中间成骨,早期植入物交
界处有弥散的淋巴细胞浸润,偶可见嗜酸粒细胞,6周时消
失;8周时,基本完成修复,新生小血管增生明显,骨小梁
排列尚有序;12周时成熟骨组织替代完全,与断端无明显分
界。对照组:4周时,软骨逐渐成骨,8周时,基本完成修复,
新生小血管增生明显,骨小梁排列尚有序,12周时成熟骨组
织替代完全,与断端无明显分界。血清生化检查:4周时实验
组和对照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值,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