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J].docVIP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J].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 ????——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 【原文出处】高等教育研究 【英文标题】Evalu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Tentative introspection on study methodology ??CHEN Wei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 作 者】陈伟 (1973-),男,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原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湘潭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 湘潭 411105 【英文摘要】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s the prevailing paradigm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t present. But it has defect and insufficient in aspects such as maintaining the academic independency of subjects in higher education, stimulating the theoretical strictness of subjects, and integrating the pluralism of study interes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independent subject paradigm of higher education by stratifying its research layers, selecting methodology of subject study, constructing 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frame and fostering specific disciplinary culture. 【关 键 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范式/方法论 higher education/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paradigm/methodology 【参考文献】 ????[1][4][6] Burton R.Clark.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 [M].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2. [2]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78. [3] 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18. [5]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 陈桂生.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现象[J].教育研究,1994,(7). [8] 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J].教育研究,1995,(7). [9]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 [10]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423. [11]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48. [12] Philip G.Altbach,David H.Kelly.Higher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A Survey and Bibliography[M].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1985.6. [13] 何云坤.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规范问题新探[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14]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 [15][16][17] 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1,93,111. [18]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 [19] 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 [20]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5-108. [21] 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A].1965年伦敦国际科学哲学会议论文汇编(第四卷)[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