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粘粉粒组分对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吴庆标,王效科,张德平,郭 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
摘要:土壤在维持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土壤粒级分组的方法,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阳离子交换量,并探讨其空间差异与成因。结果表明,(1)在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在不同地质发育的土壤类型中变异较大,而土壤粘粉粒组分中的有机碳(SOC clay-silt)、全氮(TNclay-silt)质量分数变异较小。在土壤表层(0~20 cm),SOC、TN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24%~3.70%、0.0316~0.3403 mg/kg,而SOCclay-silt、TNclay-silt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61%±0.50%、0.3440%±0.0251%。在土壤下层(20~40 cm),SOC、TN质量分数分别介于0.13%~2.91%、0.0175~0.2511 mg/kg,而SOCclay-silt、TNclay-silt平均值分别为2.65%±0.63%、0.2622%±0.0923%。(2)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粘粉粒比例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粘粉粒比例愈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土壤中稳定性就愈强。
关键词:温带草原;成土过程;土壤质地;土壤碳库
中图分类号:S152.3;S153.6+1;X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630-03土壤碳库大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土壤碳库存量在较少程度上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大气CO2浓度。土壤在维持全球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umpel[1]和Amiotti[2]都认为,除植被、气候、人为干扰等影响因素外,土壤长期地质演变与成土过程因素同样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在干旱半干旱的温带草原,土壤粘土矿物类型以蒙脱石和伊利石等2∶1型粘土矿物为主。蒙脱石和伊利石具有极强的吸附特性,比表面积也大,能与土壤腐殖质紧密结合,从而对土壤有机碳起到稳定的作用。在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如果气温、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大体一致,土壤粘粉粒比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土壤粘粉粒比例的多少反映了土壤保水能力的差异和土壤毛管空隙度的大小,从而对草原生产力、凋落物归还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等产生影响[2~11]。
由于呼伦贝尔草原地质成因复杂,空间差异大,土壤类型丰富多样,为理解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变与成土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市草原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全氮等物质含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其成因,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呼伦贝尔市草原自然概况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中、西半区域,即大兴安岭山脉以西地区,包括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陈旗等。大兴安岭山脉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阻隔了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向西北方向输送,加上蒙古高压气团的影响,岭西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降雨量则逐渐自东向西递减,从400 mm逐渐降低至200 mm左右,雨季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且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湿润度由0.7降至0.3或0.2,年平均气温为-3~0 ℃,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12, 14]。草原植被类型在半湿润气候和土壤肥沃地区,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为主;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则以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羊草为主。在不合理放牧和沙化土地上,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呈退化特征的植物增加[15]。呼伦贝尔草原粘土类型主要为蒙脱石和伊利石。土壤类型受植被和气候、地质等因素共同影响,类型丰富多样,有栗钙土、黑钙土、草原风沙土、草甸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化栗钙土、流动半流动沙带等[13]。
2 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
2.1 土壤采集和处理
在呼伦贝尔市草原不同成土环境中共采集典型土壤样点8个,分深度0~20 cm、20~40 cm两层分别采集。采集样点分布在不同土壤母质发育的土壤类型上,大体按土壤粘粉粒比例大小排序。样点A为黑钙土、B为栗钙土、C为黑钙土、D为栗钙土、E为草原风沙土、F为有风沙沉积的栗钙土、G为农作弃耕地的草原风沙土、H为半流动沙带上的风沙土(见图1)。土壤采用挖剖面法或土钻法,多个重复。土壤样品带回室内风干,剔除明显草根,过2 mm的土筛,四分法取一部分研磨过0.25 mm土筛用作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测定。
土壤粘粉组分提取方法:取过2 mm筛的土壤60~200 g进行超声波振荡(水∶土质量比=1∶5,600 W,连续振荡15 min)+用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