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docVIP

盐亭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亭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doc

盐亭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盐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地处嘉陵江、涪江分水岭上,东经105°12′至105°43′,北纬30°58′至31°39′,东接南部、西充,南连射洪,西邻三台,北抵梓潼。全县分为北部低山窄谷区和南部高丘宽谷区,低山窄谷区面积65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9%,海拔在450米至789米之间;高丘宽谷区面积98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1%,海拔在250米至550米之间。全县土壤以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全县旱地面积的68.3%和22%。县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290天,年平均降水量825毫米,年平均日照1353.9小时,年均降水量1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17.83立方米,人平514立方米。县内有梓江、弥江、湍江、榉溪、雍江五大水系。全县辖14个镇、22个乡、467个村委会、29个居民委员会、4059个村民小组14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81万人,非农业人口9.35万人。人口出生率在7‰左右,人口死亡率在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全县有耕地面积54.1万亩。境内公路总里程1768公里。 预计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5.17亿元,增长93%,年平均递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4亿元,增长47.71%,年平均递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3亿元,增长262%,年平均递增长29.34%;第三产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103%,年平均递增长15.21%。 2010年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2亿元,增长233%,年平均递增长27.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8亿元,增长104%,年平均递增长15.28%。 2010年预计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7.3倍,年平均递增长52.75%。 二、盐亭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根据盐亭的实际情况,盐亭在未来的发展应定位为“放心生态食品基地县”、“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生产重点县”、“历史人文旅游县”。 三、盐亭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 1、灾后重建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中央要求,灾后重建不仅要恢复已有的生产生活设施,而且还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县已投入和即将投入的建设资金达133.51亿元,其中农村住房42.59亿元,城镇住房12.34亿元,城市基础设施16.4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13.8亿元,公共服务设施17.97亿元,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13.37亿元,产业恢复重建14.56亿元防灾减灾0.79亿元,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项目1.67亿元。通过“十一五”期的建设特别是灾后重建,全县人民的居住条件、教育卫生、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办公等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2、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县经济发展最有利的优势和条件。全县可年产粮食30余万吨,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植物油料3万吨左右,可年出栏生猪80万头,牛3万头,禽1500余万只,森林覆盖率达58%,全县木材总积蓄量达到580万立方米,木材年生长量36万立方米,同时糠壳、枯饼、棉杆、麻杆、海椒杆、树枝、竹、木等都具有加工利用的潜在价值。 3、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向科技、服务、旅游等方面转变。我县旅游业虽尚在起步阶段,但嫘祖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华仅有的、不可比拟的世界级人文资源,这一资源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我县有近28余万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县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0余万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我县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二五”我县大力发展服务业、旅游业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劳力资源十分丰富。 四、盐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困难 “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将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主要是:国民经济总量小,全国人均生产总值2.26万元,我县仅0.77万元;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镇乡债务大,财政历史包袱承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工业经济总量小,拳头产品少,产品粗放,工业产品大都是农副产品粗加工,企业积累少,竞争能力弱。 五、盐亭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目标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到2015年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78.2%。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到98.3亿元,年平均递增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9.35亿元,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4.79亿元,年均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16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18%。新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二)结构调整 加快结构调整,向工业化、城镇化方向发展。在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