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促进的Co-Cu氧化物基低碳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研究.pdfVIP

碳纳米管促进的Co-Cu氧化物基低碳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46卷 第 6期 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46 No.6 2007年 11月 JournalofXiame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NOV.2007 碳纳米管促进的Co-Cu氧化物基低碳醇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研 究 高旭敏 ,董 鑫,林国栋 ,张鸿斌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 厦门361005) 摘要 :用自行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添加剂,制备一类用于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共沉淀型MWCNTs掺合 的Co-Cu催化剂(CoCuj—z MWCNTs).催化剂组成的优化结果显示:MWCNTs的添加量及 Co、Cu两种金属组分的相 对含量 (摩尔比)对低碳醇合成 (HAS)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显著;MWCNTs的添加量 以11 为佳,Co /Cu摩尔 比以3:1为宜.在所制备的Co。Cu1—11 MWCNTs催化剂上,5.0MPa、573K、V(H2)/y(C0)/V(CO2)/y(N2)=45/ 45/5/5和GHSV=10000mL/(h·g)的反应条件下,CO的转化率可达 39.1 ,总 (C18)醇和二 甲醚 (DME)的C-基选 择性合计达到 74.3 ,C2 一醇和DME的时空产率合计达 1072mg/(h ·g);在含氧产物 中,S(C2~8-醇+DME)/S (MeOH)=17.8(C一基选择性比),展现其作为燃料油品添加剂的应用前景.催化剂的制备表征研究揭示,氧化态前驱物 中高度分散的CuCo。O 尖晶石微晶相的形成对于营造 /产生低碳醇合成所需固溶体型双金属C0lCuj催化活性位至关 重要;MWCNTs促进的催化剂对氢吸附、活化的优异性能在促进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以及抑制水煤气变换副反 应等方面都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纳米管促进剂;低碳醇合成;Co-Cu氧化物基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06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8—0479(2007)06—0797—07 低碳醇已被证实是高辛烷值、低污染的车用燃料 级的管腔、以及 由sp2-C构成的表面,并展现出良好的 添加剂,可与汽油混和配成醇一油混合动力燃料[1],也 导电导热性、以及对 Hz的吸附活化并促进吸附氢溢 可作为甲醇一汽油混合动力燃料的理想助溶剂.近年来 流的优异性能,所有这些使MWCNTs很有希望成为 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甲基叔丁基醚 (MTBE)作为油 一 些加氢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品添加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 国加州)已被禁用, 本研究组先前报道一种MWCNTs促进Co—Cu催 加之由于石油 日渐短缺导致汽油掺合甲醇作为混合动 化剂[9],其催化转化合成气(H:/cO/cO:)制低碳醇显 力燃料的用量增加,使低碳醇作为油品添加剂或 “油一 示出高的转化活性和生成Cz。一含氧产物异常高的选 醇助溶剂”的实用价值倍增.然而,现有的低碳醇合成 择性.本文对该类催化剂制备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包 (HAS)工艺单程转化率及生成醇的选择性均较低,大 括MWCNTs的添加量,Co/Cu相对摩尔比等)与催化 多数HAS反应体系的产物主要仍是 甲醇 (如在碱掺 剂性能的相关性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其结果为优化 杂的硫化钼基催化剂上或改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上) 该类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或低碳烃(如在改性的FT合成催化剂上)、而非低碳 (Cz+)醇[2],使其商业应用大受限制. 1 实 验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5作为新型纳米碳催 MwCNTs按文献 [10]描述的方法制备.MWC- 化材料近年来引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