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 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 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概况、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品质。 课程目标: 1.了解和探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理论素养 2.培养初步的语文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A、基本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6月发布)。 B、主要著作: 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2003年7月、2004年 月出版,倪文锦主编); 2、黄麟生 林润之 主编《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永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4、《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5、《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6、《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郑国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7、《语文课程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刘国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9、《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杨再隋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10、《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C、专业报刊: 1、《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 2、《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 3、《课程 · 教材 · 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发展演变等 教学目的与要求: 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和历史发展;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三百千、四书五经、文选读本、语文、“红领巾”教学法 2.了解:古代、近代、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3.理解: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和弊端、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工具说”理论 第一节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蒙学读物 “三、百、千、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儒家经典:“五经”、“四书”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 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文选教材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或《昭明文选》),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文选读本我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经验 张志公: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 一、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二、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三、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1987 三大经验 1、识字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 (4)联系日常生活。 (5)激发儿童兴趣。 2、阅读教学。 (1)熟读,精思,博览。 (2)评点法。 3、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2)多读多写多改。 (3)从模仿入手。 (4)先放后收。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与弊端 (一)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语文考试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束缚人的思想。 3、教学方法问题——记诵和摹仿。重感知,缺乏分析和认识。 。 (二)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 。传统语文教育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脱离实际。——大多和生活实际无关 。 3、忽视文学教育——抹煞了学生的文学天赋和理解、欣赏文学的能力。 。 4、忽视知识教育——文字学、训诂学知识的欠缺。 第二节 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萌发诞生阶段(1902-1926) ㈠清末的语文教育 语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