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品类别:A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及实验)
作者:郝舒萌 陈贝 金瑛灿 石明飞
指导老师:张军营
实验由参赛者2011年上半年在东区实验室完成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 引言 1
2 实验原理 1
2.1 淀粉的糊化 1
2.2 增韧 1
3 实验器材及原料 1
4 实验方法及过程 1
4.1氧化玉米淀粉的糊化 1
4.2 20%聚乙烯醇溶液的制备 1
4.3 四种增塑剂对淀粉粘合剂韧性的影响 1
4.4 氯化钙与聚乙烯醇混合后不同比例对淀粉粘合剂粘度的影响 1
4.5 氯化钙、聚乙烯醇与淀粉粘合剂相容性探究 1
4.6 15%氯化钙与聚乙烯醇共混后对淀粉粘合剂韧性的影响 1
5 实验结果 1
5.1 四种增塑剂对淀粉粘合剂韧性的影响 1
5.2 氯化钙与聚乙烯醇混合后不同比例对淀粉粘合剂粘度的影响 1
5.3 氯化钙、聚乙烯醇与淀粉粘合剂相容性探究 1
5.4 15%氯化钙与聚乙烯醇共混后对淀粉粘合剂韧性的影响 1
6 结论 1
7 结语 1
摘要:目的:优选四种增塑剂最优效果配比。方法:采用正交分析法进行探究,以表征、粘力及离心效果等为考察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及实验结果,本实验所得最优增塑方案为15%氯化钙+2.5%聚乙烯醇。结论:按最优配比添加的增塑剂可对淀粉粘合剂起到最优增韧的效果。
关键词:巴布剂;淀粉粘合剂;增塑性;相容性
1 引言
巴布剂指中药提取物或药物, 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和适量比例的辅料混匀后涂于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 作为新型外用透皮贴剂, 已在国外大量应用。巴布剂于20 世纪70 年代率先由日本生产出, 80 年代初引入中国, 90 年代我国开始规模生产[1][2]。由于具有载药量大, 透气性、贴敷性、保湿性好、刺激性小、应用方便等舒适优点, 巴布剂在多种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深受患者欢迎[3]。但目前,使用在巴布剂基质中的粘合剂主要是石油化工类产品,如:甲基乙烯基醚和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物、聚丙烯酸盐类等,有些价格偏昂贵,且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淀粉粘合剂具有无毒、无污染、强度较高、无腐蚀、不污染环境、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近几年倍受青睐,用天然淀粉制作各种粘合剂已成为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如能将淀粉粘合剂作为巴布剂的粘着剂将会为巴布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淀粉粘合剂也有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其中韧性差大大阻碍了它发展的脚步。
本实验即是通过正交分析法探究四种增塑剂对过氧化氢氧化玉米淀粉粘合剂韧性的影响,以此判断出了增韧的最优试剂与最优配比。
2 实验原理
2.1 淀粉的糊化
淀粉是右旋葡萄糖聚合物, 通式是(C6H10O5)n
图 1 淀粉分子结构 图 2 淀粉颗粒结构
图3 原淀粉的SEM(×1000,×5000) 图4 原淀粉的SEM(×1000,×5000)
淀粉颗粒不溶于水,但在水中能吸收少量水分,颗粒稍膨胀。普通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在水中所含平衡水分大约28%和33%。这种吸水和膨胀现象是可逆的,水分被干燥后仍恢复原来的颗粒结构大小[5]。
混淀粉于水中,不停地搅拌。颗粒悬浮于水中,形成白色悬浮液,称为淀粉乳。加热淀粉乳,颗粒随温度的升高,吸水更多,膨胀更大,达到一定的温度,原淀粉结构被破坏,吸水膨胀成粘稠胶体糊。这种现象称为糊化,其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形成的胶体称为淀粉糊。
图5 膨胀淀粉颗粒的胶束结构
淀粉的糊化温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别,同一种淀粉在大小不同的颗粒间也存在差别。大颗粒易糊化,糊化温度低,小颗粒难糊化,糊化温度高。
图6 木薯原淀粉的粘度-温度-时间曲线
2.2 增韧
高分子材料的增韧,是由于材料中高聚物分子链间聚集作用的削弱而造成的。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引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韧性增加。
ⅰ 增塑剂的分类:
①按分子量大小分:单体型和聚合型。
②按性能分:通用型、无毒增塑剂等。
③按结构分: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化合物、聚酯、脂肪酸酯、多元醇酯、含氯增塑剂、柠檬酸酯、苯多酸酯、烷基磺酸酯、石油酯等类
ⅱ 增塑剂的主要作用: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
ⅲ 增塑剂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①内增塑剂: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引入第二单体,由于第二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故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内增塑的另一类型是在聚合物分子链上引入支链(或取代基或接枝的分支)。由于第二单体与聚合物链段具有稳定的化合结合,所以不被介质所抽出,但从工艺和成本上考虑,内增塑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
②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VIP
- 2025-2026学年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02).docx
-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练习题2.doc VIP
- 20210810-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决战元素周期表.pdf VIP
- 三峡大学2020年831电路考研真题.docx VIP
- YD 5178-2017-T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pptx VIP
- 学堂在线网课《如何写好科研论文》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培训.ppt VIP
- 初中数学专题:有理数混合运算.doc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