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平原典型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王宗明1,张柏1,宋开山1,张素梅1,刘殿伟1,黄健2,张惠琳2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 130012;2.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长春 130015
摘要:耕地是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强、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土地资源类型之一,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耕地的利用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可以为土壤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选取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松嫩平原九台市,在获取大量土壤养分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种土壤养分中,有效锌和有效磷的总变异系数最大,pH值和阳离子变异系数最小。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土壤缓效钾的影响不显著。因农户对菜地的投入及管理水平明显高于粮田,造成菜地土壤的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含量高于粮田。除有效钼在不同利用方式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外,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硼具有显著影响。水田和菜地的pH和CEC高于旱田。
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松嫩平原九台市中图分类号:S1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0704-04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的变化可以引起许多自然要素和生态过程的变化[12],其累积效应对区域乃至全球环境都会产生影响。目前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3],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影响土壤变化最普遍、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4-7]。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8%,玉米、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3%和21%。松嫩平原主要的土壤类型如黑土、草甸土等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是优良的耕作土壤。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为有效地指导该区域农业生产,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57]。耕地是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强、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土地资源类型之一,因此,耕地的利用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尤为重要。截止目前,系统进行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平原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利用方式对松嫩平原典型农业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依据。
研究区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中游,东经125°42′126°49′,北纬443°85′-44°61′之间,是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在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九台总土地面积3376 km2;海拔在147~580 m之间;境内有第二松花江及支流伊通河、沐石河、雾开河和饮马河流过。气候为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8 ℃,年日照时数2571 h,年降水量582 mm。土壤类型主要包括草甸土、冲积土、黑土、水稻土和暗棕壤。原始的森林、草原植被已基本不复存在,大部分地区已开垦为农田,仅存有小面积的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林草。九台市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农业投入水平较高,但由于利用方式不同,导致施肥、管理等措施存在差异,从而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影响。
本文中土壤养分数据来自“吉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组。采样点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旱田、水田和菜地,种植作物为玉米、水稻和蔬菜。其中,旱田耕作历史30年,水田耕作历史为20年左右,菜地耕作历史为10年左右。研究中布点及采样方法遵循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进行。为尽量避免施肥对样品的影响,统一在作物收获后取样。2004年10月,在研究区的主要农业用地上,兼顾代表性和均匀性,原则上每10 km2取一个点,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九台市土壤主剖面点位进行采样,采样点总数为311个,其中,旱田采样点为260个,水田采样点为37个,菜地采样点为14个。在进行大田采样的同时,对采样点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研究区有机肥使用较普遍,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为3000 kg·hm-2, 以鸡粪、牛过圈粪、猪过圈粪、马过圈粪及堆沤肥为主,平均含氮量为0.7%。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以化肥形式投入的氮磷量见图1。对于旱田、水田、菜地,分别在0~20 cm土层、0~15 cm土层和0~25 cm土层采用5点混合的方式采集混合样。土壤样品在充分混合后,进行土壤养分分析,分析项目共11个,其中有机质和大量元素4个,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微量元素4个,包括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其次是土壤pH值和阳离子。土壤性质分析测定采用标准方法[8]进行。
图1 九台市不同利用类型耕地以化肥形式投入的氮磷量
Fig. 1 Am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