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诊治新思维
柳玲 朱旭
摘 要:近年来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诊治观念得到了更新。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新思维
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是中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血压水平之间有着密切连续关系,及时诊断和规范控制高血压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观念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己成共识。1 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 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因此,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所确定高血压正常值也有所不同,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混淆,WHO综合了国际上有关高血压诊治的最新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基础上,刚制定出《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1]。我国卫生部委托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行政管理、预防医学、心血管、肾脏、内分泌和妇产科专家,参考《1999?HWO/ISH高血压指南》,也于1999年10月撰写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了自1959年以来的第五次全面修改,本指南基本采用了《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的诊断和分类标准。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WHO与ISH对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级见附表。此标准与在此之前数十年中高血压的概念有以下区别:(1)既往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160/95mmHg,临界高血压标准即140/90~160/95mmHg,而1999年WHO指南确定140/90mmHg即是不正常的,这一概念性的变化具有重要含义;(2)WHO和ISH认为1、2、3期这一术语有随病情进展的含义,为避免引起病人的恐惧及评价病情的片面性,不再使用过去的“期”,建议以“级”替代为好:(3)指南还将SBP≥140mmHg和DBP90mmHg单独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将SBP在140~149mmHg,DBP90mmHg者列为临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通常人们测得的高血压均属偶测血压,偶测血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代表被测者当时的血压状况,而不能反映全天的动态血压变化趋势,许多患者在诊断或医院内由医师或护士检查时偶测血压总是偏高,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时血压正常即所谓的“白大衣”高血压,也称诊所高血压,采用ABPM可提供24小时期间多达数十次至上百次的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附表 WHO和ISH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收缩压 舒张压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1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 9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 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处于不同类型时,取较高的类型。2 高血压的治疗 目前,随着国内外深入广泛地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结果证明高血压病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发病机制的疾病,它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不同病人,高血压病程的不同阶段发病机制均各异,因此抗高血压治疗应因人而异,要求个体化。最近一项名为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的临床研究己经完成,它是迄今为止己完成的高血压研究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1 降压理想目标 HOT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通过积极的降压治疗可以使血压降到我们所需要的目标水平,当经过降压治疗DBP从开始的平均105mmHg降到平均82.6mmHg左右时可使心血管危险性随之降低30%,DBP进一步降低收益则并不增加,与此同时,当SBP从平均170mmHg降到平均138.5mmHg左右时,心血管危险性降低22%,SBP进一步降低收益也不再增加,因此,血压控制能带来最大益处的血压值可以定为138/83mmHg,即理想血压水平。2.2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表明非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病人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除此之外并能使血脂和胰岛素水平降低、体重下降、运动耐力增加、减轻忧虑、情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