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之永續利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農業之永續利用.doc

【台灣農業之永續利用作者:徐源泰 (台灣大學園藝系 教授) 【討論提綱】 1.生技農業與生物安全對生物多樣性與永續農業之影響 2.生物資源與永續農業 3.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國家方案 4.永續農法 ?引言提綱?   農業之永續利用與經營,是一項十分重要且所涵蓋包羅之領域層面極廣的議題。關於台灣農業之永續利用經營,國內產政學研界,早已有許多高見論述與實施。現今所謂之永續農業,已不再僅只限於傳統的有機農業、土壤管理、生物防治等片面單元;而更是要全面兼顧生產、生活、生態與生命多層面之整體平衡。聯合國之糧農組織(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CBD, Conven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近年來更整合推動農業生物多樣性觀念(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griculture biodiversity encompasses the variety of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sustain key function s of agro-ecosystem, its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for, and in support of, food production and food seceurity.)。因為涵蓋領域層次更完整,且兼顧農業生態環境功能角色,農業生物多樣性觀念及用詞,已有逐漸取代永續農業的趨勢。由於本次系列論壇之中心主軸為生物多樣性概念;因此,本單元所列之討論提綱也僅以生物多樣性公約精神中之生物資源與生物安全為主要藍本,盼能拋磚引玉集思廣益以闡述與落實生物多樣性與永續農業之互存互惠之願景。 討論提綱一、生技農業與生物安全對生物多樣性與永續農業之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利用以分子生物為基礎所發展出之各種現代生物技術,已廣泛用於農業生產及品系改良之上。目前全球主要農糧作物,多已有所謂轉殖基因品種(泛稱為GMOs, Genetic Modified Organisms)。在北美洲國家之強力推動與品種競爭之商業優勢下,轉殖基因作物之栽培面積,已由1987年僅5種進行小規模田間試驗,擴展到1996年全球之430萬公頃,再迅速增加到1999年全球約一億公頃(美加8,100萬,阿根廷1,600萬,中國100萬,澳洲100萬公頃)。商業栽種基因轉殖作物國家,也從1992的1國(中國,但規模不大),到1996年6個國家,1998年9個國家,1999年底時的12個國家。其中所佔美國栽種面積比例(1999年),轉殖基因玉米37%、黃豆47%、棉花48%、菜油籽35%。國際間現已警覺其嚴重性,因此包括WTO, FAO, APEC, UNEP, UNIDO, ICGEB, OECD, CBD等重要國際組織,已著手規劃研擬規範機制。其等目的與理由,並非僅單純就其產品安全性考量,其中並包含政治、經濟、貿易、環境與競爭等等複雜因素。   隨著今年初國際間生物安全議定書之通過,基因轉殖物種日後之發展,勢必越受更多之規範。但由於其在許多方面之顯著優點,因此其發展也將愈加迅速。   贊成基因轉殖產品者,認為GMOs的推廣可大幅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單位產量。因此,將可顯著減少全球新的農地開發,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依存關鍵之棲地不被繼續破壞。基因轉殖品種的栽培,也可顯著減少化學肥料、殺蟲殺草劑的使用,從而改善生物多樣性依存的環境生態。另外,由於營養價值的提昇與產量的增加,更可使全體人民受益並附帶提升國家生物科技與經貿之競爭力等等。因此贊成者多認為,生物技術是農業多樣性與永續農業發展成功的關鍵手段。美國、加拿大、中國等,為此類國家之代表。北美國家對GMOs發展的正面態度,早為一般所知。   中國大陸則不但是全球最早商業栽種GMOs的國家,且仍堅持繼續積極發展GMOs。目前中國已有超過百萬公頃面積以上之GMOs作物種植,日後甚或可能成為GMOs輸出國。北京官方估計,至2030年時,中國人口將增加到16億,糧食供應需增加目前的60%以上,因此中國自認無法像歐洲國家般在衣食無慮後有揮霍的空間去質疑GMOs的安全性。在兩害相權下,至少目前中國的政策選擇接受GMOs。Monsanto公司的抗蟲GM棉花於1997引進大陸,不到兩年時間即佔中國河北省超過90%以上之栽種面積;其原因除抗蟲GM棉花可有效減少蟲害造成之收成損失外,中國目前亦無法提供有效足夠的裝備,供棉農使用於栽種傳統棉花時每年需噴灑10-12次劇毒農藥時的保護裝備。大陸官方(中科院)近期也公開表示,將於2005到2010年間,推廣各種GMOs至全國50%以上之栽培面積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