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过程模拟预测.doc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过程模拟预测
一、问题背景
5月12日14时28分,唐家山这座1000多米高的巍巍大山,在地震中发生了可怕的崩裂:从山顶开始,山体被削去一半,巨石与泥沙像瀑布一样狂泄而下,滑坡体落入河道后形成一座长803.4米、宽611.8米、体积约为2037万立方米的堆积坝体,堵塞河道形成唐家山堰塞湖。奔流而下的湔河被阻断,水位迅速上涨。如果涨满的话,绵阳的上游,将出现一个总容积约为3.2亿立方米的巨大“悬湖”。水利部前方专家实地踏勘结果表明,堰塞体最高点和最低点垂直高度相差41米多,这是一般大型水库坝体所没有的。令人忧心的是,唐家山堰塞湖有着大型水库的库容,但没有与大型水库高度一致、坚固稳定的坝体,也没有与之配套的溢洪道,更让人揪心的是余震在继续,降雨在持续,水位在上涨一旦水位上涨至坝顶,产生漫溢,将造成堰塞体溃决的危险。届时高悬的洪水就会奔腾而下,以可怕的速度横扫下游一切建筑物,淹没绵阳市大半城区,泥石流、滑坡等不可控的风险也将纷至沓来。
三、系统动力学建模
1.建立模型
根据因果环图的分析,可以绘制如下模型结构。
2.模型结构简介及初始值设定
模型模拟设定起点时间为5月26日,故初始值为该日的相关数据。
(1)堰塞湖蓄水量:随着流域内的雨水汇流而增加,随导流渠的泄流而减少,初始值为1.3亿立方米。
(2)雨水汇流:假定该值恒定,每小时42万立方米。
(3)泄流流量 = 过水断面面积*水流速度
(4)水位高程 :初始值为723.58米。因该日每小时水位平均上升为0.1米,假定湖区面积不变,结合雨水汇流速度,该值可设定为水位高程= 723.58+(堰塞湖蓄水量-130000000)/4200000,即每有42万立方米水入库,水位上升0.1米。
(5)水流速度:当水位高程小于导流渠高程时(泄洪之前),水流速度为0。当水位高程大于导流渠高程时(泄洪开始),水流速度与水位高程和导流渠高程的差值成正相关。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可以假定为水流速度为自由落体的速度,即3600*sqrt(2*g*(水位高程-导流渠高程))米每小时。
(6)流水侵蚀 :此值为堰塞体的紧实程度一般时的侵蚀大小,流量越大侵蚀能力越强。此值根据经验用图形函数拟合。
(7)侵蚀能力系数:此值与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导流渠与侵蚀均夷面的高程差有关。由堰塞体的组成可知,泄流槽底部高度达到720米后,底槽为岩石结构,比较坚固,不易发生侵蚀;同时,当泄流槽底部高度达到700米时,基本接近原来的侵蚀均夷面,加以假设下蚀与堆积动态平衡。此值根据上述分析用图形函数拟合。
(8)过水断面高 = 水位高程-导流渠高程
(7)过水断面顶宽:在下蚀阶段假定为过水断面高的8倍。
(9)过水断面:因在下蚀阶段,河谷成“v”字型,故假定为三角形,即过水断面面积 = 过水断面顶宽*过水断面高/2
(10)侵蚀:假定为侵蚀能力系数*流水侵蚀
(11)g=9.8米每二次方秒
3.方程
导流渠高程(t) = 导流渠高程(t - dt) + (- 侵蚀) * dt
INIT 导流渠高程 = 740
OUTFLOWS:
侵蚀 = 侵蚀能力系数*流水侵蚀
堰塞湖蓄水量(t) = 堰塞湖蓄水量(t - dt) + (雨水汇流 - 泄流流量) * dt
INIT 堰塞湖蓄水量 = 130000000
INFLOWS:
雨水汇流 = 420000
OUTFLOWS:
泄流流量 = 过水断面*水流速度
g = 9.8
过水断面 = 过水断面顶宽*过水断面高/2
过水断面顶宽 = 8*过水断面高
过水断面高 = 水位高程-导流渠高程
每秒流量 = 泄流流量/3600
水流速度 = if(水位高程-导流渠高程0) then 3600*sqrt(2*g*(水位高程-导流渠高程)) else 0
水位高程 = 723.58+(堰塞湖蓄水量-130000000)/4200000
流水侵蚀 = GRAPH(泄流流量)
(0.00, 0.00), (2e+006, 0.375), (3.9e+006, 1.25), (5.9e+006, 1.83), (7.9e+006, 2.27), (9.8e+006, 2.98), (1.2e+007, 3.75), (1.4e+007, 4.25), (1.6e+007, 4.60), (1.8e+007, 4.83), (2e+007, 4.95), (2.2e+007, 5.00)
侵蚀能力系数 = GRAPH(导流渠高程)
(650, 0.00), (660, 0.00), (670, 0.00), (680, 0.00), (690, 0.00), (700, 0.01), (710, 0.2), (720, 0.64), (730, 1.32), (740, 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