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标准指标体系解析与比较.doc
国际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标准指标体系解析与比较张靖中山大学资讯管理 51摘 分别对国际图联《专业图书馆/信息教育培养计划指南(第三修订稿,2003)》及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培养计划认证标准(2008)》两份教育文件进行文本解析,形成两组具有同构性以及定性衡量特点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比较,得出者在标准和指标设置上的多处异同和优劣,进而归纳出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及渗透于其中的教育理念。关键词 《专业图书馆/信息教育培养计划指南(第三修订稿,2003)》 《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培养计划认证标准(2008)》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培养计划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of Educational Index Systems of LIS Master’s Programs
Zhang J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6)
Abstract:Through text analysis of the two formal educational policies, IFLA’s 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Library/Inform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Third revised draft, 2003 and ALA’s 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of Masters Programs in Library Information Studies-2008, two educational index systems of LIS master’s programs are extracted. By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educational index system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of each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index systems of LIS master’s programs and the educational ideas embodied are summed up.
Key words: Guidelines for Professional Library/Information Educational Programs-Third revised draft, 2003,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of Masters Programs in Library Information Studies-2008, LIS Master’s Programs
国际图联(IFLA)的《专业图书馆/信息教育培养计划指南(第三修订稿,2003)》、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培养计划认证标准(2008)》是目前国际图书馆与信息学界两份主要的面向硕士培养层次的教育指导或评估的标准文件。
虽然《指南》侧重于教育的指导,《标准》侧重于教育的评估和认可,但两份文件均涵盖了对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明和描述。对这两份文件中的标准进行解析,可以得到两组既具有评估功能又具有导向作用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指标体系。在分别进行指标体系解析的基础上,综合加以比较,或可于我国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1《指南》及其指标体系解析
《指南(2000)》是在国际图联1976年公布的《图书馆学院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00年12月,IFLA专业委员会(Professional Board)通过了《指南(2000)》,以之作为国际图书馆与信息学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IFLA教育与培训部(Section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T)原计划于2005年对该《指南》进行新的修订,但未能完成。[1] 然自通过之日起,IFLA/SET不断对《指南》进行微小的更新和修正。《指南》导言中明确指出:这一指南主要适用于研究生层次和专业层次的图书馆与信息学教育。[2]
《指南》规定了30条标准,分属六大部分:整体框架、课程体系、教职员工、学生、行政管理与财政支持、教学资源与设施。[3] 每一条标准下均有若干具体要求说明,从各个方面全面指导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教育的开展。通过对些具体要求的文本解析,并赋予相应的符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2012 年我国民族文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doc
- 985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调研[J].doc
- IM 咨询服务模式探讨.doc
- JBPM 在Web+ OA 系统中的应用.doc
- Make The Librarian Believe in Library2. 0——Impressions of Reading Library2. 0 Upgrade Your Service.doc
- PBL 教学法在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尝试.doc
- Th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Pattern of Library Knowledge Community [J].doc
- “PPT” 联合教学法在应用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oc
- “三主体” 协同参与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范式.doc
- “中国梦” 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