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一些含油气盆地深部地壳结构特征与油气田关系的探讨.pdf
第9卷 第5期 无然气地球科学 Vo1.9 No.5
1998年 1O月 NATURAL GASGEOSCIENCE Oct. 1998
中国一些含油气盆地深部地壳 //^
结构特征与油气田关系的探讨 _厂 ’
壁量度 里 生 郭彦如 王新民 吕锡敏
摘 要 通过对近代深部地震及大陆电磁资料研究表明,中国太陆舍油气盆地具
有壳内低速、高导的结构,与世界上舍大型、超大型油气田盆地的地壳结构相似。通
过对塔里未盆地、准噶尔盆地和下辽河盆地有机质、沥青、原油的Pb、Sr、Nd同位
素研究,表明了地幔流体对有机质的作用及沥青、原油的强烈幔源特征和油气田分
布区恰好是壳幔结构强烈相互作用的地带。认为连些舍 气盆地的深部油气仍有
相当良好的前景。 j j— 1I
关键词 低速层 高导层 油气田 盆地 Pb、Sr、Nd同住素 地壳 地幔
— — 一 — — — J — —
、曹 《誓 }i
1982年,在广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地壳与地幔物理学术讨论会曾对壳内低速层与高导
层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壳内低速、高导层与地震的关系0。这说明壳内的低速层、高
导层当时已引起了中国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 ‘
俄罗斯学者沃里沃夫斯基、萨尔基索夫等也注意到壳内低速、高导层的特殊结构,当他
们把这种壳内的特殊结构与世界上含大型、超大型的油气田盆地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两者
有十分密切的成因关系,故将这种特殊结构称为 “深部断块构造”,而把这种盆地称为 “无花
岗岩型”盆地 。199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情报研究所在李昭仁、胡文海的倡导下,
专门邀请了沃里沃夫斯基到北京进行了为时一周的讲学,并与有关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讨
论。199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西北地质研究所于文铎、王愫总等在访俄时注意到了俄
罗斯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新进展0~ 。1994年西北地质研究所邀请了萨尔基索夫对中国西
部盆地的壳内构造作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0
随着近代石油勘探的发展,以及地学大剖面的实施 (目前已完成 11条GGT断面),中
国的一些含油气盆地的深部地壳结构也逐渐被认识。而近代地球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同位素
(Pb、Sr、Nd)方法渗透到石油地质学、石油地球化学中,使石油成因的识别有了可靠的依据。
① 刘国栋t赵国泽.华北地区壳内高导层和壳内低速层.1982
@ 王慷.利用天摘地震研究解决探部构造问题 1993.
③ 王慷 一种新的地壳结构模型——通道块状结构模型.1993.
④ 库多莫夫BM,萨尔基棠夫 与埋藏油气沉积有关的陆壳新模型.王慷译.t993.
@ 萨尔基索夫,吕铺敏,廖天纯t等.深锥块断掏造理论和油气珂测方珐应用.1995.
收稿 日期:l998一O8—2O
No,5 张景廉等:中国一些舍油气盆地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与油气田关系的撂讨 29
当对上述发展进行综合研究时,人们发现中国东部的松辽盆地、下辽河盆地,中部的四川盆
地、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等的地壳结构中也都有低速
层、高导层。这种结构利于地幔流体的CO。、CO与H 进行费托合成反应生成烃类。我们的
研究也表明,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下辽河盆地确实有原油无机生成的Pb、Sr、Nd同
位素证据 。本文试图对中国的一些含油气盆地的深部地壳与油气藏的关系作一讨论,
并求教于油气地质界与地球物理学界的同行们
2 盆 内壳内低速层、高导层
1973年,刘国栋等在整理河北省宁晋地区的大地 电磁测深资料时发现,在埋深 20km
左右有壳内高导层。1974年滕吉文等对元氏 济南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解释中发现.在壳
内Z3km处有一低速层存在。目前的研究表明,壳内低速高导层不仅与地震有关,而且与油
气生成有关 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壳内的低速、高导层,而不涉及地幔的结构
2-1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的地壳结构有下列一些特征。
2,1.1 重力资料
根据重力资料,松辽盆地深部地壳资料可分为三个圈层。上地壳密度为 2
文档评论(0)